“云。”
母司大人转身走来,伸出双手拍拍林云的肩膀,在多得的翻译下,说道,“你再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就给你我的答案。”
林云点头,仰起头望着母司大人在夜色中幽暗深邃的双眼,认真道:“好的,母司大人。”
“你是说,球果粉能替代一半的肉类,让大家在这个冬季都吃饱。还是说,从此以后,再也不用为食物而犯愁?”
这是个关于长期稳定食物来源的问题。
部落数万年的历史中,一直都是靠捕猎而生,如果今年轻视捕猎而去采集球果,那万一明年没有收成稳定的球果,战士们还能像以前一样专注捕猎吗?
这恰巧是林云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他不知道球果树的生长周期,也不知道果实成熟需要过久。如果球果树像西谷椰树一样十几年才成熟一次,那他和部落都要抓瞎了。
这个问题可能也是采集队一直面临的困境,采集地的可食用野菜完全靠自然生长,谁也不知道今年是野菜的长势更好还是野草更压一头。
全靠天意的采集模式,无法保障稳定的采集量。
想清楚后,林云说:“等明年雪化后,我打算在部落周围整理出能种庄稼的土地,把部落常吃的野菜野果统一种植在田地里,然后培训人秧们去照顾庄稼。如果好好管理,没有毁灭性天灾,从今以后,每年的收成都会稳定在一个远高于现在的范围内。这样,无论明年的球果收成怎么样,都不会对部落有太大影响。我还打算圈起一块地做畜牧场,选些脾气温顺,肉质较好的动物幼崽,从小饲养在牧场里,每天给它们提供足够的食物,等长大后再分批宰杀。这样,战士们只需要收集饲料按时投喂动物幼崽,不用再冒险捕猎,能有效减少战士们的伤亡和劳动强度。”
母司大人神情肃穆地凝视林云,许久后才轻叹一口气,她能从林云描绘的场景中敏锐地察觉到这种转变的影响——稳定的食物来源不仅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还能显著减少族人的伤亡,用更少的人力获得更多的食物。闲下来的人口必然催生更多工种,为高效劳动提供助力,从而发展出更多样的生存模式,而不是现在这种单一的打猎和采集。
林云要带给他们的不只是食物,而是一个社会功能更完善的部落。
“我现在已经相信了你是兽神派来的指引者了……我会满足你的一切需求,你尽管去做。”
篝火暗淡的夜里,部落广场上响起一声嘹亮婉转的长啸,母司大人长身挺立在夜色中,面对山体发出雌兽般殷切的呼唤。
微风吹起她的长发,发间的宝石和兽牙发出细微的碰撞声,又很快消散在风中。
有那么一瞬间,林云仿佛看到一头雄壮不可撼动的巨兽,穿过亘古的尘嚣,屹立在山脚之下。
高亢的呼唤刚落下,不过几个呼吸,已经有光着身子的兽人从高处一跃而下,逐渐汇集形成人潮。大多数兽人都衣衫不整……也没什么衣衫,只是兽皮裙,有的夹在咯吱窝,有的叼在嘴里,好一出大型遛鸟现场和……林云没敢看,低下头躲开视线。
多得说:“这是部落的集合号,一般都是野兽来袭之类的紧急情况才会用,母司大人正跟他们讲指引者发现了能让大家填饱肚子的食物,让所有人都去摘球果。”
母司大人似乎在做动员,众人情绪激动,高高举起各式武器和兽皮裙,口中发出迎合的叫声,吼叫叠成声浪,震得人耳膜发紧。
狂热的气氛持续升腾,不少人当场化出兽形,各种动物乌泱泱混作一团,叼着藤条筐,驮起同伴便向夜色中奔去。
待兽潮涌出部落,部落里只剩人秧和一群十来岁的半兽人幼崽,大家在广场上点燃密集的火把,抬出石锅,在林云的指导下选好可以充当石舂的石头。
纤维束外边的那层硬壳,按经验说可能和小麦的麸皮类似,没毒,但不好吃。
部落没有石磨和石舂,只能先在大锅里碾碎硬壳,手动去除碎壳片,再收集剩下的球果面。
但这种方式效率太低,只能暂时应应急。
磨刀不误砍柴工。
林云跟母司大人讲解了什么是石磨,以及石磨的作用,母司大人很果断的给他喊来五十个人,让他们按林云的要求去做磨盘。
这会已经快到午夜,高山族人不敢在夜间出去活动,林云原本以为不方便找石头,他们却从部落侧面一个山洞里抬出来十几块差不多大小的石头。
林云又在心底庆幸这是一个成熟的部落,万一穿到了未开化的原始人部落,他想做点什么会更困难。
没时间感慨太多,林云折断树枝,在地上画出磨盘的草图,重点讲了中间的磨眼,和磨齿的排列。对外形倒没提任何要求,就算做成八边形也能凑合用,只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磨齿刻出来。
两人一组,五十人叮叮咣咣同时开工。
等众人上手后,林云又紧急找来大头和鱼叔,教给他们编簸箕和筛子。
这种两种工具比藤筐难多了,既要精细又要结实,林云也没有真正动手编过这类工具,只在小时候见过邻居编簸箕。
不过基础准备都差不多,三人在多得的转译中艰难沟通,把作用和外形确定下来,彼此都提了不少意见。一边讨论,一边把藤条打磨均匀。
待有了头绪后就喊来更多的人,一起琢磨着开始编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