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年号。大概三十多年前了吧,差不多是案发的时候。怎么了?”
“……不对。不对不对。”慕倾的声音分明变得急促而颤抖,“我明明……我明明给门口那官兵添加了刺史亲笔信的记忆,而且也起效了,那就说明现在还是有刺史的……”
“当然有啊。”时絮道,“纵使舆论可畏,但一州之长总要有人担任,不可能让位置空缺太久的。”
“那为什么这上面记载的历代刺史,从前朝中期开始从未间断,却在暨康十三年,这个叫陈和的人这里,戛然而止了?”
“嗯……或许是后来的刺史嫌不吉利,不想与他写在同一本上?”
“……也有道理。恩人姐姐,你去看看,倒数第二排的架子,从上往下数第三行差不多中间的位置,看看能不能找到另一本。”
“嗯。”
时絮走过去,一本一本翻找着第三行的书,可直到一整行都被她翻完了,也没能找到。她对慕倾道,“没有。”
“……那可能是我记错了,不是第三行?你再看看其他地方呢?”
“行。”
她又开始一行一行、一本一本地继续翻找起来。到最后,倒数第二排这个架子已经被她翻了个遍。
“还是没有。”
“没有?”慕倾疑惑道,“那是后来的人没再写过了?”
“应该不能。你等着,我再去找找其他架子。”
时絮又去倒数第一、倒数第三、倒数第四……一个一个架子翻了过去。几炷香的时间后,她突然道,“找到了。”
慕倾忙道,“真的?写了什么?”
“……”
“怎么不说话?”
“……”
慕倾急了,“到底怎么了呀?上面有什么?”
“有,自前朝中期至今历代刺史的生平纪事,包括陈和,以及他后面的六任。”
“那这是重新写了一本?”
“不。书页泛黄,看起来极旧,第一页还写着“本书起撰于太祈三年”——也就是前朝中期。”
“嗯?等等,我这本好像也有。”
“写在右上角?”
“对啊。”
“‘本’字的横写的有些抖,‘太祈三年’四个字要比前面几个字略大。”
“没错……等等,你怎么知道?”
“……”
一股寒意直顶上脑壳,时絮死死盯着手中这本书,头皮发麻。
“我们拿的……”
“根本就是同一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