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凤栖梧拼音 > 第 7 章(第1页)

第 7 章(第1页)

宣城素以文房四宝出名,宣纸、宣笔、徽墨、宣砚,天下文人士子,求购者不计其数。

但本朝宣城出名还有一个原因——此地是当朝宰相徐睿知的老家。

顺仁皇帝还在潜邸时,徐睿知任王府日讲官,负责为顺仁讲授经史。顺仁登基后,他从龙有功,被提拔进中枢,之后登

阁拜相,还成为太子太傅,可谓权倾一时。

顺仁赞他一心为公,不朋不党,可堪托付。

他在朝中独来独往,与所有人都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尺度,看着和煦实则疏离。

就连对太子,也是严厉有加,慈爱不足。每当顺仁关切穆斌功课,徐睿知十句里头有八句都是指出不足,剩下一两句夸奖听着也像客套。

他的落落寡合、孤介不群,在顺仁看来,恰恰是作为纯臣的耿介孤高。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纯粹忠于皇权,忠于皇上的。

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将王朝除自己以外的最高权柄授予徐睿知,让他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是只有温蘅知道,徐睿知是坚定的太子党。只有她见过穆斌登基后对徐睿知的感激。

纯臣行止,不过是他首鼠两端的伪饰罢了。

上一世,正是在他的建议下,穆斌自请来宣城赈灾抚民,还额外平定了民乱,收获朝野一片赞誉,大大稳固了太子地位。

温蘅初始以为他开窍了,不然就凭他的脑子,能全须全尾地回京已属不易。

后来待到他登基后,听到他与徐睿知的谈话,才豁然开朗。

没有徐睿知的辅佐,仅凭穆斌本人的才智和德行,如何取得生性多疑的皇帝的信任,如何收获朝野内外的支持,如何打消顺仁在病榻上想要改立娇儿幼子为国本的念头?

穆斌在宣城取得的成功,想来也有徐家人的助力。

“徐相托我留意,不知徐渭公子此间表现如何?”

徐睿知独有一子,却未随父入朝,仅在乡野闲散度日,这也是他被赞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的原因之一。

耿礼文听到徐相名号,自然不敢怠慢,只有一分颜色也要夸出十分好来。

“徐大使可不得了,方圆五十里地无人不夸他好的。就说巡市课税吧,其实派攒典前去即可,但徐大使必要亲力亲为,一日一巡,从不推诿。这十里大街上,就没有他叫不出认不得的商户。还有勘验占地,徐大使也从来是自己带着人到田间地头,自己看过量过才放心。最近勘灾造册,徐大使不顾劝阻,亲到水灾最严重的地方去,哎呀,那腿被蚂蝗咬的啊,下官看了都心疼。”

说着,耿礼文拾起袖摆,揩了揩眼角。

温蘅见了,心里暗笑。

都说徐睿知对家人管束甚严,每每谈起,总是大义凛然道:“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若是人人都求居

官之乐,祖宗基业何愁不败?”

却鲜少人知道,他花白银1200两,为独子徐渭,在宣城捐了个课税局大使的差事。

这个差,是个连职官志都不收录,仅需户部备案的闲差。但绝不是个穷差。

不然穆斌登基后,他进献的金器珠宝和绫罗绸缎从何而来?总不至于是他的微薄俸禄,趁他睡觉时,自行繁衍生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伪君子,老狐狸。

看我这次如何窃取你学生的胜利果实,还要揭你的皮,续我的命。

温蘅清清嗓子,打算结束对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