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赴青山追白马是什么意思 > 北楼(第2页)

北楼(第2页)

这天,宫里的冯凭来陆府走了一趟。正巧陆晚也在场。

凉亭间。

春日品茶,烟雾缭绕,香气满亭,实为一大雅事。

“这是江浙总督新献给万岁的虎丘茶,味醇香幽。万岁听说您爱喝茶,特意请您品尝一二。”冯凭将一盏满茶推向陆正那边,笑道。

“有劳你跑一趟了,”陆正也没有推辞,微抿一口,点头笑道:“确实是好茶。”

冯凭又笑着张望了一眼坐在陆正右侧的陆晚,赞道:“这就是令爱吧?”

“早就听闻令爱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方知所言非虚。”

见他如此称赞,陆晚也只得稍稍欠身回应:“冯掌印缪赞了。”

陆正却忽而转了话题。他无意识地摩挲着青瓷茶盏的边缘,似在沉吟:“陛下愿意恩准我请辞吗?”

“这……”冯凭欲言又止,犹豫地看了一眼陆晚。陆晚立刻会意,刚要起身请辞,却被陆正以手势制止。

“冯掌印不必顾忌,直说便可。”

闻言,冯凭一向堆满笑容的脸上忽地多了几分惆怅,长叹道:“陛下还是希望您留下来。”

陆晚的心脏狠狠一跳,不自知地开口,嗓音发颤:“为何……”

这一声带颤的尾音令在场的冯凭和陆正皆是一愣。

陆晚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失态,忙抱歉地笑笑:“我只是担心父亲的身体。”

话虽是这么说,她的心绪却乱的厉害。她不自觉地绞着手帕,眼帘低垂,想起了很多前世里的事情。

陆正二十岁离开荆州,赴京赶考,四十四岁病逝。二十四个春秋里,他从地方官一路升到中央机要的阁臣,辗转多地,奔波忙碌,却从未回过荆州。

生死有命。既然生死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那么在死亡之前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白发之年,得归故乡,这是幸事。可是难道自己的父亲,病重之时,临死之际,连这一桩幸事都不能有吗?

陆正听了冯凭的话后,倒是没有过多的表情,只是淡声道:“多谢掌印告知。”

冯凭虽为内廷宦官,但毕竟也与眼前这位内阁首辅相交多年。既有盟友之谊,亦有欣赏仰慕之意。此时也不免有些难过,他思衬片刻,复又道:“首辅大人,您为国事操劳了大半辈子,为自己考虑一下也是应该的。”他一面说着,一面看向庭院。

恰时风起,庭院里栽种的枇杷叶纷纷而落,堆满了石板。

“万岁敬重您,”他顿了顿,目光飘忽:“但万岁如今已是二十有二了,也该亲自挑起这肩上的万里江山了。”

陆正听了,喉咙里漫出一阵轻笑,指着冯凭道:“你们宫里人说话就是这么迂回。你啊你,还是这么狡猾,有话直说不就行了。”

“树大招风,”他续道:“你这是想提点我要善于谋身,为自己做好打算啊”

“您英明卓越,洞若观火。咱家哪敢提醒您啊,只是不忍心见您身负憾事,难能畅怀。”

这一句“身负憾事”可谓通透至极。自陆正未曾守孝归家,而是继续留京任职之时,朝野上下都是沸腾一片。几乎所有的文官御史,都弹劾陆正“为人冷漠,罔顾纲常,有悖孝道”。小至百姓,大至朝官,燕京城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位首辅贪恋权势,漠视人情。

但眼下,一位内廷的宦官却瞧出了陆正心底的遗憾。陆晚不得不佩服这位冯掌印的玲珑心思和明镜似的眼力见。

陆正沉默下来,待杯盏里的茶凉了过后,方出声道:“看来明日,我又要向陛下再递一道请辞的折子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