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载酒行古筝简谱 > 金钲有余音(第1页)

金钲有余音(第1页)

说实话,宋岱没有明白辛玄怎么就说服了这两方,最后只能归结于自己毕竟跟他们不是一路人,所以怎么调停都没人听罢了。

总之,辛玄靠着世家的信誉承诺,不会告诉后面来到护卫责任在这伙截路人,让他们以恰巧遇到的沙门名义,跟随张家子的棺材一同去敦煌,去给他打造佛像。

这群和尚居然真的相信了。

看他们吃得膘肥体壮的,怕是之前没少给世家做工,而且没被拖欠过工钱,于是觉得他们真的会信守承诺罢了。

而那些之前还在怎么都不听自己建议的公子哥,也不知道怎么互相眼神交流一番也就同意了。

之后她就看着辛玄指挥大家在大批护卫到之前如何伪造现场,事情处理得太快,她手戟上的血都没有干透呢。

在她要甩去手戟上的鲜血时还递来了一张帕子,“擦一下吧,新鲜血滴甩到地上还是很明显的,虽然我估计没人会注意,但是既然答应了几位法师,我还是想把事情做得稳妥一些。”

“稳妥?你没看到那几个人刚才在那里眉来眼去的,你如何能替他们保证,无人会告知那群护卫实情?”

“无事,他们不会说的。”

宋岱皱了皱眉头,为对方的敷衍言论显然不满,二哥说得没错,读书人就是麻烦。

她已经擦干净了自己的手戟,心情不佳,便将沾了血的绢帕又甩到辛玄面前,“给,还你。”

辛玄没接,但也没因为宋岱行为无礼而生气,“你想知道原因吧,那可以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吗?”

“你先问。”宋岱觉得读书人更麻烦了,不管他接不接,直接把帕子塞进他怀里。

宋岱看他不仅没恼,居然还微抬嘴角,露出了几分笑意,愈加觉得二哥说得有道理,这么多年不见,辛玄早就长成一个陌生人了。

接着她就听到辛玄开口,“请问当面可是敦煌镇将宋公长女?”

宋岱的关注点很偏,她先是开口,“敦煌也改郡为镇了吗?”

接着才反应过来,“你认出我了!”

“四处起义太多,朝廷就又把几处边镇由郡改为军镇了。自然是认出你了,我还没有那么孟浪,要拿自己的手帕送别家女郎擦兵器。”辛玄看出来她眼中的不解,“你刚跳下来时肯定认不出,但看你使双戟就有了怀疑,等走近一看,这戟确实好认。”

宋岱这才想起来,小时候几个人凑了钱要给一人打造一柄趁手神兵,武器图纸也是大家一起合作的,“我竟全忘了,时间太久了,没想到你居然还能记得。”

“嗯,记得。”

当然记得,14岁时他拜入老师门下后,许是心愿已了,没过半年,母亲终是没熬住,从此之后他在世上再没了血缘至亲。

因为母亲的托付,此后他一直跟在老师身边读书,出母孝后正逢北魏主拜老师为乐平王从事中郎,特许其不往平城,他便随侍身边在姑臧学习。

没想过没多久老师病逝,他便再为老师服丧三年。

这十年时光倏忽而过,六年都在守孝,过去那些鲜活的日子如何能忘。

辛玄的声音很轻,宋岱却被他看得有些紧张,好像这三个字就诉尽了一辈子的承诺。

于是她赶紧找回之前的话题,“你为什么相信他们不会说。”

“首先自然是作为世家子,表面功夫大家也要做做。”

看着宋岱那明显不屑一顾的模样,辛玄一边细想,当初他们兄妹跑离敦煌前是不是还发生了什么不愉快,一边确认几个和尚离得够远后,悄声说着,“二则是没必要做得太明显,能顺利把这群和尚送到张家人手里是对其他人是最好的选择。”

宋岱本就圆的眼睛又瞪大了几分,在心里想二哥其实想多了,人的本性不会改太多,辛玄这种从小就心眼多,带着他们四处坑人的家伙,长大了也是一肚子坏水。

不过这样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二哥说了,看着好的儒生多是假道学,实则真无情。看着坏的儒生那就是圣贤书一点都没有进肚子里,完全没救了。

乍一听都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就知道,在二哥眼里,这些汉家儒生,一个都不能让她嫁了去,于是她一般只是听听,毕竟她也没想过要嫁谁。

但辛玄终归有些不一样,两人的母亲是交换过定亲信物的,虽然正式的六礼半个也没走过,但对于汉人来说,她已经算是被定出去的女儿了,父母允许的话,辛玄的孝期她都可以跟着守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