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骁心里,叶宁那算白生生一点茧子都没有的手,就不是用来干粗活的,所以看着对方的动作,他才会想都不想就出声。
叶宁只纠结了两秒就从心地放下了手:“行,那就辛苦你们了,我等会儿去镇上顺便把几只狗要吃的口粮带回来。”
杨卫民闻言忙不迭摆手:“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干的活,不辛苦!”
杨长生背着两人的视线暗暗扯了扯杨卫民的衣袖,然后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没好气地问:“人家叶老板说的是你吗你就应,人家明明是对顾小哥说的。”
几人离得这么近,饶是杨长生已经压低了声音,叶宁和顾骁两人也是听到了一些的,顾骁有些尴尬地看了她一眼,随后就赶紧低下了头。
叶宁心里也有一些不好意思,不过她不尴不尬地轻咳了两声后,还是笑道:“都辛苦,都辛苦。”
气氛实在不对劲,叶宁丢下这句话后就骑着摩托车去镇上了,刚出果园,她又想到早上出门时,顾骁坐在后座上大气都不敢出的样子,就不由得笑出了声。
本来犒劳大家的念头,叶宁从镇上回来的时候,不但带了一袋大米,还从镇上买了两只烤鸭回来给他们加餐。
烤鸭是叶宁在镇上一家私人饭店的买的,老板是国营饭店大师傅的儿子。
国营饭店的大师傅既舍不得自己那份稳定的工资,又舍不得做生意能赚到的钱,一番纠结后,索性就让自己的儿子开了个小饭店。
靠着他每天在家里做出来的两炉烤鸭,就算店里的其他菜色味道不算特别好,生意也是不错的。
这个体经济开放后,像国营饭店和供销社这样的国营单位的日子已经不太好过了。
之前这些人仗着自己端的铁饭碗,对顾客不说打骂吧,那态度也是高高在上,刺人得紧,现在镇上不止有饭店,杂货铺,服装店也是不缺的,虽然货物不一定有供销社的齐全,但他们想从客人兜里掏钱,那真是把顾客就是上帝的宗旨贯彻到了极致,绝对没有店大欺客这一说。
按照之前尤利民说的,他那在供销社上班的邻居,上个月的工资都还没有发。
谁都也没想到,这世道变得如此之快,像供销社工作这样的香饽饽,有一天竟然也会变得连按时拿工资都难。
有些聪明的人,已经琢磨起了改变了,哪怕是在乐阳镇这样的小地方,也开始有抛弃手里的铁饭碗,下海经商的人了。
第136章“行,那今天晚上就捉……
也是天公作美,叶宁他们的肥料刚撒下去三天,乐阳镇就迎来了一场大雨。
都说春雨贵如油,经过一场雨水的洗刷,撒下去的肥料得到了充分的融化。
正值生长期的果树苗一接触到肥水,那真是时时刻刻都在尽力吸收,也就是一两天的功夫,大部分的葡萄苗都长出了新的真叶。
新长出来的叶片是嫩绿中带点黄色,原本有些枯黄的叶子在肥料的滋养下,也渐渐恢复了绿意。
眼见着果园的果苗是救回来了,等到山上茶园的荒地开荒结束后,叶宁就收拾好了东西大包小包的回到现代。
她自己的东西没多少,就一个帆布挎包,主要是她一大早去镇上农贸市场买的土猪肉和新鲜小菜。
叶卫明自从上次尝过这边的猪肉后,心里就一直惦记着。
见女儿带了肉回来,他都等不及马玉书从镇山关店回来了,自己找了菜谱学着做了红烧肉。
家里调料齐全,这猪肉的品质又是实打实的好,哪怕叶卫明是生手,最后做出来的成品也是香得不行。
父女两一人一碗大米饭,配着香喷喷的红烧肉,吃得是开口说话的功夫都没有。
吃饱喝足后,叶宁看着时间还早,就打包好饭菜准备给马玉书送去,顺便再从家里带上一包现金准备去银行存了,也能凑点买茶树苗的钱。
马玉书接过饭盒后,听女儿说要去银行存钱,当即摆手道:“不用了,你买茶树苗不就之差一百万了吗?我前两天去杭市进货,顺便带了四根金条去卖,钱都分批打到我们三人的银行卡上了。”
“这大城市就是不一样,最近金价降了这么多,人家的回收价还有七百二呢,也没说要发票什么的,收了金条就打钱,一百四十多万,足够你用上一段时间了。”
叶宁没想到自己烦恼了这么久的问题就这么简单的就被母亲给解决了,心里松了一口气之余,又不忘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