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早点回来啊。”
出村以后,张仲民忍不住开口问道:“成杰叔…和他嫂子…这事儿,你们都知道不?”
满屯乾脆的回道:“知道啊,昨天我回去以后,我娘就跟我说以后不能叫大婶,要改口叫三婶了,昨天中午全村喝肉汤那会儿,六爷爷做主,算是给他们办了。”
他语气稀鬆平常,仿佛在说谁家又养了只母鸡。
“真好。”守信在一旁接话,带著点少年人朴素的羡慕,“要是我娶媳妇的时候,也能赶上村里猎到野猪,大伙儿一块喝肉汤的时候办,那多热闹,多省事儿!”
仲民看他俩都很轻易的接受了这事儿,儘量的斟酌著用词,显得没有太异类,说:“你们不觉得这有点怪?毕竟那是成杰叔的亲嫂子啊?”
“这有啥怪的?”满屯还是诧异地向他望去,“成祥哥不是前两年就没了吗?而且成杰叔也没成家,他俩凑一块儿正经过日子,大丫二丫不也有人疼了?省得三婶孤儿寡母的,多难!”
守信说道:“可不咋的,要不是前两年成杰叔岁数还差点,这事儿早该办了,我娘说,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亲叔总比外人强,知根知底,亏待不了孩子。”
仲民看著两人理所当然的表情,继续问:“这种事很常见吗?”
“常见啊,咱这十里八乡的,谁家男人没了,只要小叔子还没娶,不都这样?一个锅里搅马勺,总比外人强。”
守信补充道:“咱们这边不常见的是兄弟几个凑钱,就娶了一个媳妇的!那才叫稀罕事儿呢!”
“嗯?!”
还他妈有更劲爆的?
兄弟几个娶一个媳妇???
倒反天罡啊!
“是啊。”
守信看仲民哥反应这么大,有点摸不著头脑,但还是解释了一下。
“就老山沟里,离咱这儿三十多里地左右的刘老歪家,穷的叮噹响,前些年,他家老大好不容易凑了点钱,娶了个逃荒过来的女人,后来老二、老三也大了,哪有钱再娶?总不能把老大分出去吧?就那么一块儿过了唄。”
“嗯,都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炕上睡觉,总比打光棍强,听说那女人还给生了俩娃,分不清是谁的种,反正都叫刘老歪爷爷。”
雾草?
一个炕上睡觉?
分不清谁的种?
这!
谁说老一辈儿的保守的?
他们思想迂腐,但是行为比他开放多了!
张仲民以前一直以为,这时候每家每户的孩子这么多,是没有手机的原因,现在怎么觉得,是他们本身癮就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