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一寸灰出处 > 第173章(第1页)

第173章(第1页)

此外,刘氏以告慰先帝治学之心为名,带了一大批国子监的学生来。当年的庆王戎马出身,重武轻文,何来治学之心,真是笑话。刘氏司马昭之心,不可谓不昭然若揭。除非皇帝心狠杀了在场所有的人一个不留,不然学子是最易被擅动蛊惑的力量,只要有一条漏网之鱼,她今日揭秘之事,何愁不大白于天下。

皇陵位于京郊,距离算不上远,也不近。成景泽特地将一干人等拉出来,免得刘氏发难,波及世子大婚。

京城、皇陵与京郊两营呈三角之势。禁军半数随行,半数留守。他给刘壤下了死令,紧盯南营,敌不动,我不动。

车马滚滚,行至皇陵入口。按理,所有人需得弃车下马,徒步而上。

一众随行官员与来客陆续在山门前排成队列,刘氏也由李嬷嬷搀扶着,由太后銮驾之上走下来,站在队首。

陛下的龙辇停在正中,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好半晌,无有动静。当无一掀开车帘,陛下探出身子的那一瞬间,人群中倒吸冷气之声此起彼伏。有人骇然张大了嘴巴,有人捂住口唇,差点儿惊呼出声。

皇帝站定,拂了拂衣襟,鲜红的常服随着山风轻轻摆动。

陛下打眼扫了扫,随意道,“朕午后也要赴宴,如此便宜些,免得误了吉时。”

“你……”刘氏气得直打哆嗦。

“母后,”皇帝站在太后对面,径直道,“可有异议?”

这是撕破脸,装也懒得装的意思。

“好,好。”刘氏勃然大怒,“你这个忤逆不孝,来历不明的东西!”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如若说适才只是隔岸观火,刘氏这一句话则将遮羞布彻底掀了,双方一触即发的火药味蔓延至每一个人身上。

皇帝居高临下,不疾不徐,“此话怎讲?”

事已至此,没有再藏着掖着的必要。

刘氏直接从怀中掏出一卷手札,“此乃先帝亲笔所书,”她指着成景泽的鼻子,“你生母出身异族,你有一半乌蒙血统,无有资格继承大统。”

“什么?”

“啊!”

“这,这……”

“太后,”户部卢尚书劝说,“此事非同小可,虽有先帝御笔,若无其余铁证,亦需从长计议啊。”

成景泽余光都懒得分他,“母后今日方才戳破此等隐秘,不嫌晚了些吗?”

刘氏理直气壮,“当年内忧外患,哀家不得不以大局为重。”

无需他人再递话头,皇帝自己问,“那此番追根溯源,定是铁证如山。”

刘氏恨急了他这幅云淡风轻的嘴脸,面上亦不咸不淡,“确有所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