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的冬天总是低着头,像一张被潮气压皱的灰纸。
天色刚过午后就暗下去,光在高楼与高楼之间被挤成一条苍白的缝,风从江面拎着湿气一路推来,钻进领口与袖口,像一条冷而细的蛇。
会展中心的玻璃幕墙在这天气里显得更冷。
灯带从天花板上延伸出去,像并不热情的脉搏,节奏稳定却没有温度。
宋佳瑜推开厚重的玻璃门,胸前的名牌轻轻晃动,上面打着清晰的黑字:VivianSong|SongGroup。
她习惯性地把它别得正一点,视线在大厅里掠过,自动把陌生的面孔归为“可能需要问候”,“可能点头即可”,“完全可以忽略”三类。
母亲李岚坚持她在公开场合用英文名,说这更“国际化”,更快被人记住。
宋佳瑜从不反驳。
她知道,在这里,她是SongGroup的继承人,是一个要被看见的名字;至于她自己的喜恶,放在口袋里就好。
会场不大,三四十人,布置简洁克制:圆桌上摆着矿泉水、记事本,一只短粗的铅笔横在纸上方,像一条简短的提示线。
投影幕亮着上一位演讲者的尾页,蓝白相间的柱状图被压在屏幕左上角,右下角托着公司的logo。
空气里飘着咖啡与新墨水的味道,混合着冬天特有的金属冷气。
宋佳瑜在靠后的位置坐下,掀开资料的第一页,头两行写着今日议程。
她拿起那只铅笔,顺手在“消费者洞察”三个字下划了一道不重不轻的线。
她的背始终挺直,下巴线条平稳,目光收敛。
她翻到第三页的那一瞬,门口有脚步声。她并不打算抬头——直到主持人以一种明显更郑重的语气说:
“接下来,有请SeleneChen|SeniorProjectManager,L。E。K。Consulting,为我们带来《华东健康食品行业趋势分析》。”
陈知。
这名字在她脑子里轻轻敲了一下,像有一颗极小的石子落进湖面,水纹随之扩散。
她把视线从纸面抬起来——并不急,像给自己一个缓冲的节奏。
那个身影已经走上讲台:一身深灰色西装,线条像刀子一样清,衬衫雪白,扣子系到了最上方。
黑发被挽成低髻,露出干净笔直的颈线,耳畔没有任何饰物;这让她看起来像一幅被削去多余装饰的素描,只剩骨架与冷意。
并不是那种一眼惊艳的美,相反,几乎苛刻:眉骨的起伏、眼尾的挑度、唇色的浅淡,都在拒绝任何亲近的线索。
可越是这样,越让人无法把眼睛移开——像盯着冬天的霜玻璃,你明知道它冰冷,还是会想伸手去碰一下。
她站定,灯从上方落下来,打在她脸上,把五官的折线压得更分明。
她开口,声音不高,却立即把空间收拢起来:“过去三年,华东地区健康食品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功能饮料与植物基产品两条赛道……”
她的普通话干净利落,像骨节分明的手,按住每一个关键词,既不拖长,也不抛抛拽拽。
幻灯片一页一页切过去,蓝、白、灰的色块被她的激光笔点出层次,她从人口结构谈到消费心智,从渠道结构谈到供应链瓶颈,然后绕回到一个词——“渗透率”。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目光扫过台下,不偏不倚,不轻不重。
宋佳瑜下意识抬眼,就在那一瞬,两道视线撞上。
像冰面被一粒石子击中,碎纹从中心扩散开去,极细,却迅速。
只一秒,陈知的目光就收回去了,像什么都没发生。
她的语速未变,指尖挟着激光笔,亮点落在下一页图表的右下角。
那种稳定感几乎让人心生敬意——仿佛她不是在展示,而是在主刀,把一个复杂的病灶精准地剖开,又缝合,最后抬手摘下手套,露出干净的掌心。
宋佳瑜呼出一口极浅的气,视线重新落回资料。
她在边角记下几个术语,写得不急不缓。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比平时快了一点点,但很快回落。
她对自己说:这只是一次行业的重逢,专业上的轨迹相交,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