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赵王……”嬴政若有所思,在那份草稿上加了一句话,召李斯过来。
没什么特别的意思,纯粹就是因为李斯写字最好看,特别适合传给外国。
待尉僚也退下,嬴政转过头,见他家太子还望着地图发呆,就提醒道:“你不饿么?”
李世民这才回神:“我还好啦,反倒是阿父你,一大早去上朝,什么都没吃,真的不会难受吗?”
“解决这件事,就能好好用食了。”嬴政道,“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李世民犹豫着,降低声音,“能不能让间谍打听一下赵王的身体状况?”
“你怀疑赵王有疾?”嬴政顿时一振。
“虽不知有几分可能,但问问总没错。如果赵王很快就要死了,与我们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世民记得赵偃差不多该死了,但赵姬提前“病逝”,荀子到现在还好好地活着呢,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他自然也不会太依赖记忆。
赵偃迟几年死,秦攻赵就可以再缓几年,或者多打两场硬仗罢了,最终的结局也不会改变。
——因为秦国有嬴政和李世民。
“雨好像下大了。”小小的天策上将走到门前看雨,喃喃自语。
嬴政侧望着他伶仃的身影,迟疑再三,终于向他招手。
小太子正准备出发去太学,不明所以地调转回来,仰头望他:“还有事吗?”
“让人传讯给你授业的先生,今日就不去了吧。”
“韩非师兄要讲变法哦。”
太学的课很多,但不少上课时间是重合的,也就是说,得自己做出取舍。相对来说,自然选儒法两家的学子最多,其次墨家(他们多半内部传承),剩下的都很零散,像张苍的算学课一直都那么小猫三两只,好几个月了总算告一段落,放这些学子去选其他的课了。
其实根本原因是算学的教材难找,张苍还在搜寻与编纂,不足以支撑他再讲授下去了。
真是个悲(惊)伤(喜)的故事。
“以后让韩非单独给你讲。”嬴政淡定自若。
“哇,好奢侈。”李世民棒读,“谢谢阿父。”
李斯来了又走,字迹优美的篆书文不加点,写就装好,以最快的速度送往赵国。
秦王父子换到北辰殿,一起用食,而后各忙各的。
秦王在忙他的公务,太子在清点整理猫猫的遗物。
不多时,青云不知从哪冒出来,被宫人擦拭完毕,缩头缩脑地踱过来,嘴里叼着个很轻的藕荷色小布囊,不敢扑棱还有点湿润的翅膀,怕扇飞桌上那些没有重量似的毛发,就松开嘴,啾啾地吸引它的小主人的注意力。
“哪来的?”李世民捡起那个布袋子问。
问出口的瞬间,他就已经想到了,果然打开一看,是熟悉的笔触。
她送了一幅绢画过来,包裹在油纸里,居然没有湿。
她竟已经做出了防水的油纸,却不知画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