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涂抱紧怀里的保温杯,一步步走过去,停在盛恢身边,小心翼翼瞥了一眼男人的身影,眼睛又滴溜回来观察其他三人的脸色。所有人都察觉到了氛围的凝滞,因为原本停在盛恢身边的周宝涂,默不作声地移到了王旻书身边,向大家道歉:“前辈们,对不起,我来晚了!”
王旻书拍拍她的肩,“没事没事,第一次会而已嘛。”
倒是盛恢开了口,淡声道:“既然知道第二天有工作,自己的身体又不适宜饮酒,就不应该喝。”
三人听他端的这一副前辈语气,齐刷刷看去,刚才阳春三月般的笑容果然是不见踪影,眉眼间情绪淡淡。
周宝涂神色黯下来,但没什么底气,一句话也没顶。转过去装作不解地问王旻书:“王姐,不是我们组里的人也可以来开会吗?”
见盛恢没反应,王旻书还是硬着头皮站出来打圆场,“这位是替组长来主持今天组会的。”
其实周宝涂问完就后悔了。她讷讷地应了声,然后一言不发地坐下。
盛恢扫了眼那颗明显躲着自己,只能看见小半侧脸的脑袋,搭在边上的手指扣了扣台面,发出几声闷响。
王旻书咳了咳,道:“人到齐了,咱们就开始吧。”
盛恢虽然受托来帮忙主持,大多时间其实只是在旁边听着,偶尔才会说上一两句,说话的主要是王旻书。这位直言直语的女子在工作方面倒是意外的细腻,从部门情况说到工作制度,事无巨细地一一介绍着。
周宝涂早就带好了纸笔,从王旻书说话开始,手上的笔就没停过。
王旻书说完以后,李忆南继续补充,再到许杰。一开始,周宝涂还会发问几句,越到后面,她的话就越少。
“小组制度成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新人能够尽快过渡到正式工作期,所以这段时间会给你布置不少工作,遇到问题就及时问。”
王旻书看向眉眼乖巧的女孩。她提前看过周宝涂的资料,这孩子初一就跳级读书,高中的成绩一直很好,大学学习的专业更是和能量学半毛钱关系也没有,能够顺利考上来,只能说是天赋极佳。
但毕竟,还是年纪小,又闷闷的不爱说话,让她感觉有些头大。
“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周宝涂低着头思考了会儿,问接下来要给她布置什么工作。
王旻书把那几项任务给她仔细介绍了,是些信息处理和基础实验的常规工作。她以为是女孩不适应,或者担心自己完不成,特意瞥了眼盛恢的脸色,贴心安慰道:“不用怕,都是很简单的工作,只是因为你们没有真正在机子上和实验室里上过手,所以需要一些磨合。”
但女孩听了这些话,表情也并没有放松多少,反而越来越纠结了……
盛恢终于在这时开口道:“王姐,新人的心理素质没有你想的那么差,安慰的环节可以结束了吗?”
僵滞的会议因他这一句话只得推进下去,王旻书却有些无措。要知道以往组会都是不靠谱的曾雨田主导的,她今天临时上岗,都是照猫画虎地学,哪里会想到训话之后还有什么环节。
周宝涂却在一片焦灼的氛围中更活泛了些,她合上笔记本,问:“王姐你刚才说,一个月后我要交上一份成熟的研究项目?”
“对,这是对你们过渡期结束的考核。关于这个,我们之后会带着你慢慢找研究方向的,不用担心。”
她以为这是周宝涂最担心的点,因此才会揪着问,于是又举了个例子:“去年,有个新人,研究方向都还是只剩下半个月不到才确认的呢。我们也知道你们这些新人没经验,做事情还是需要些时间来适应,所以啊……别急。”
她以为这话是体贴,却叫周宝涂的头又低了下去,重新打开笔记本,讷讷地回:“哦哦……”
“方向是很重要,但你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才是决定因素。王姐刚才说的那个新人,发现了动物和植物能量场对彼此的影响有巨大差异。这一块原本很少人做,他那个项目弄出来以后,就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
说话的是盛恢。他语速不快,语调又微微上扬着,像讲故事一样。引得周宝涂好奇看过去,跟他的眼神对上。
李忆南道:“我也记得!这人是真有意思,要知道他们一整个组都是研究植物能量的,也不知道这他是从哪里得来的灵感。”
盛恢嘴角敛着笑意,“是啊,他其实一直想做动物能量,那群搞绿色的不同意。当时剩不到半个月,他们把那孩子丢进林子里,要他对着那片绿油油的东西想出个方向来。”
此话一出,众人沉默了。
……这样的内情,确实让人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