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不过是明面上的说辞,任谁也能猜出来皇上这是对太子动怒了。
太子只得自请在东宫闭门思过,与此同时,大阿哥自然是有些欣喜的,欣喜于皇上终于能看到他了。
管教弟弟,虽说算不上是什么正经差事,但是大阿哥却像自己已经被予以重任一样,认认真真开始琢磨了。
——比起太子定一个目标,然后命令下去的这种散养方式,他确实是很用心的。
他想出来的法子不算独特,但却是真正可以表达出来自己对弟弟们的关心。
这法子就是,寓教于乐,投其所好!
如此一来,既可以督促弟弟们对课业上心,也可以笼络一下人心。
这手段可以说是阳谋,而且并不顶尖,但谁叫太子先前就不这么用心呢,如此一来,连太子也成了凸显他的工具了。
而后宫嫔妃们,别说她们没有这么快反应过来,但就是反应过来,也不见得会掺和进来。
虽说也有人担心太子将来登基后为这些事找不痛快,但一来,离太子登基还远着呢,犯不着这么早就筹谋;二来,大阿哥管教弟弟是皇上嘱咐的,且眼见着效果不错,皇上多有赞赏,她们要是有异议,要跟皇上作对?
总之,在皇上的一力督促下,这事儿倒是顺顺当当的,没出什么幺蛾子。
而以上这些,都是太子的心理活动,在回京之后,自己的人活动办事屡屡受阻,自己也几经训斥的情况下,他终于明白了,这是汗阿玛在向他展示自己身为君主的权威,那不容人沾染一分半点的权力。
而这这必然是因为有人冒犯到了他。
这个人就是自己。
想明白这些后,太子的心情几乎是有些惶恐了。
自古以来,储君就不是好当的,史书上短短几个字,又浓缩了多少刀光剑影,父子,兄弟骨肉相残之事屡见不鲜。
太子每每看到,都会唏嘘不已,也借此警醒过自己。
但那已经是许久之前的事情了,以汗阿玛对他的信重和宠爱程度,史书上又有多少前例?
他和汗阿玛必不会蹈其覆辙,因为他断然不会做出叛逆之事,汗阿玛也不会如此猜疑忌惮他。
这一刻,太子却有些迟疑了,对自己,也对皇上。
门外,索府派来的说客候在一侧,他是为劝慰太子而来,也是得了索相叮嘱,要为太子出谋划策。
索相深知皇上和太子的脾性,亦是老谋深算之人,自然知道皇上之意,他只是想让太子借此反思,只要太子肯放下身段来与其余阿哥们交好,再认个错,此事便算是过去了。
——归根结底,皇上是觉得太子为人子,却对庶母太过轻视,险些犯下大错,因此担忧太对于手足兄弟也不够关怀嘛。
这边因着主人心情不虞,四下里只觉沉寂,而启祥宫却是一片欢声笑语。
大阿哥这几日拿给弟弟们的彩头,是一枚虎骨扳指,工艺有些粗糙,模样嘛,也不如内务府匠人精雕细琢出来的那么精致好看。
要说这玩意儿,胤禩库房里也有不少,什么虎骨手串,摆件之类的,有底下人进献而来的,也有皇上出去狩猎时亲手打下命人送来的,总之对于胤禩来说不是什么太稀罕的东西。
他之所以这么兴奋,是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大哥说这枚戒指,阿玛亲手雕刻出来送给他的!”
胤禩把那枚对他而言有些宽大的扳指戴在手指头上,眼睛亮亮的,既兴奋又笃定地问皇上。
皇上看他这样,自是笑着点头。
胤禩便又将从大阿哥那里听来的打虎经历复讲了一遍,翻来覆去地问这老虎是如何打到的,阿玛是如何从虎口救下了大哥,大哥是如何在险之又险的情况下一箭射中了老虎?
皇上便只笑意盈盈的听着,并没有打断。
当然,他也不会在这时候揭穿保清,譬如他险些落马不是受到老虎惊吓,而是自己太过兴奋没看路所致。
再者,那老虎其实是被乱箭射倒,所以至今外头只流传着大阿哥亲手射死的第一头老虎虎骨制品,而没有虎皮,自然是因为那张虎皮被戳得浑身是洞,惠妃为了面子,对外宣称是自己收藏了虎皮,舍不得用。
攸宁在旁边听着,看看皇上,再看看因为期待着去和皇上一起去狩猎,而立志勤于骑射,对学习也燃起了热情的胤禩,决定不去打击他的自信。
小孩子不知道,她总是清楚的。皇子们幼年时狩猎到的东西,八成都是安排好的,纵然是老虎,那也是提前安排好的实力不济的猎物,更别说旁边还会跟着一大堆侍卫保驾护航。
如大阿哥那种,连射几箭都能在猎物身上的已经是少数。
——大阿哥也确实是精于骑射。
大多数时候,年幼的皇子们射中一箭就算是很成功了。
第92章第九十二章打卡第九十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