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心脏在胸腔里擂鼓一样响。我快步走到桌边,小心地将信封从书下抽了出来。信封没有封口,我屏住呼吸,将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
是几张叠在一起的、泛黄的图纸,还有几页用钢笔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
我先展开图纸。最上面一张,像是一张手工绘制的地图,线条粗糙,但标注还算清晰。上面画的是西安城及周边区域的轮廓,但重点不在城内的街巷,而是一条条用蓝色墨水标注出的、蜿蜒曲折的线条,像是河流,又不太像,许多线条都消失在城墙根下或者某些标记着特殊符号(比如小塔、古树)的位置旁边。图纸上方用繁体字写着几个字:《西安地区古水脉推测图》。
古水脉?这就是张教授研究的玩意儿?
我压下心中的疑惑,又看向另外几张图纸。这几张更像是某种结构剖面图,画着地下岩层的分布,以及一些贯穿其中的、被特意加粗标注的通道状结构,旁边用极小的字标注着“疑似淤塞”、“可能存在空腔”、“地气异常点”等字样。
最后,我拿起那几页信纸。是张教授的笔迹,字迹有些潦草,透着一股兴奋劲儿。
“。。。。。。行之吾弟,你所提之‘地气节点与古水脉交汇’假说,与吾近日研究不谋而合!依你所示方位,吾查阅故纸堆,结合近年地质勘探零星数据,确于碑林以北、旧皇城西南隅、以及灞桥以东三处,发现强烈疑点!尤以旧皇城西南隅为甚,该处史料记载曾有‘九龙井’之称,虽早已湮没,然民间素有‘井通幽冥’之传说,或非空穴来风。。。。。。”
“。。。。。。附上初步推测图,其中蓝色线为吾推断之古水脉走向,红色标记即为三处疑点,尤以‘甲壹’号(即旧皇城西南隅)为重中之重!此地脉水络,暗合九宫八卦之象,若真如弟所推测,存在‘源质’共鸣,则此处极可能为关键‘穴眼’!望弟谨慎查探,若有发现,务必告知,此于吾之研究,或为重大突破!”
信纸的最后,张教授还热情地邀请温行之有空再去详谈,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学术发现的渴望。
我看得后背发凉。
什么“地气节点”、“源质共鸣”、“穴眼”!张教授以为自己是在进行纯粹的学术研究,可他提供的这些图纸和推断,在温行之手里,简直就成了寻找那些诡异“源质”和通往所谓“归墟之门”的路引!
温行之根本就是在利用张教授的专业知识,来为他那不可告人的目的定位!
他将目标锁定在了三个地方,尤其是那个“旧皇城西南隅”,标着“甲壹”号的位置!那里有什么?“九龙井”?“井通幽冥”?
我猛地想起那夜他潜入的城墙密道。难道那密道,就是通往这“甲壹”号位置的途径之一?
必须阻止他!天知道他找到那个“穴眼”之后,会干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那个陶罐里的“源质”,一旦在那种地方被释放,后果不堪设想!
我快速将图纸和信纸按照原样叠好,塞回信封,小心翼翼地放回古书下面。然后不敢再多停留,原路返回,又从那个气窗艰难地钻了出去,落地时差点崴了脚。
拍打着身上的灰尘,我心乱如麻。知道了他的计划,可我该怎么阻止?直接告诉三娘和斌子?他们会信吗?温行之刚刚救了黄爷,在他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而且,我说他寻找“归墟之门”,要用邪门的“源质”打开什么“门”,这听起来简直像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