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要把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当作指导思想,通过互动教学活动不断唤醒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例10Mother’sDay(母亲节)主题教学设计:
设计目标:运用多元智能的培养方法,根据8合1教学策略设计教学任务,尽可能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智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每位学生提供体验、合作与研究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活动图解,如图3。12。7:
图3。12。7
2。基于问题,互动探究
在英语教学中,可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探究性互动学习,通过对教学主题研究性活动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例11问题提出式教学活动
针对教材中以“节日”为主题的单元教学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们提前展开对“节日”相关背景知识的预习活动;课堂上,可请同学们介绍所了解的节日背景知识,并可围绕“中方节日”及“西方节日”两大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质疑、知识比拼等挑战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渗透新知识的教学。
例12知识发现式教学活动
如在教ourbody主题内容时,可请学生们当“小老师”,讲授自己所认识的身体部位名称;在学Wehearbecausewehaveears。常识时,针对学生们提出的“Buthowanimalshear?”等问题,可引导学生们通过查询调查,获取新知识。如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们得出了Thefishhearbythelaterallihecobra(眼镜蛇)hearbythefacialpit。(颊窝)等结论。知识发现式活动的开展,可有效拓展教材的深度,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3。整合课程,互动创新
创造性地落实课程方案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面对以学科为主体的、分科的课程体系,教师可创造性地执行课程计划及教学大纲,做课程的执行者和创造者,力求使课程结构具有综合性、可选择性、时代性和应用性。
例13英语教学中渗透多学科教育案例
如在学了Dohesun。It’sbadforyoureyes。句型后,可开展Howdoyouprotectyoureyes?(怎样保护你们的眼睛?)的讨论;在植树节种花种树过程中,教给学生们植物的名称,如seeds(种子)、seedling(幼苗)、plant(植物)、flower(花)、fruit(果实),要求学生跟踪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写成观察日记Lifeofaplant;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组织学生展开如Howlongdoanimalslive?(动物们生存多久?)Howwemakeourschool?(怎样使我们的学校干净?)等有关环境问题的讨论。在教学中,还可充分运用想象、音乐、美术等艺术性的教学手段协助教学。通过学科交融的学习,可培养学生“习得英语”的兴趣和自学能力,丰富创造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例14学科融合教学案例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能动行为的方法与策略
能动性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或教学策略。能动性学习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是新课改的重点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能动性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新课程思想的体现。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促进学生能动学习能力的提升。
1。唤醒潜力,能动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人的大脑至少有八种智能构成: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反省、自然观察等智能,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多种智能,学生之间不存在智能水平高低的问题,倡导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开发学生的潜能当作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奇迹的潜能,通过教学不断唤醒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动发展。如:
例15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多元智能教学方法摘录:
在教学中,通过举办讨论、单词游戏、讲故事、写作等活动积极开发学生的言语智能,通过数字游戏、智力题测试、逻辑故事推理等活动开发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通过视觉表演、想象游戏、绘画涂色等活动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通过动手游戏、舞蹈、节奏表演等活动发展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通过打拍子表演、韵律游戏、歌曲表演等活动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通过合作学习、分享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通过个性化学习、自我评价、独立学习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内省智能,通过自然学习、生态活动研究、动植物专题研讨等活动发展学生的自然智能,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步高涨,课堂学习气氛活跃、热烈,同学们普遍反映对英语知识的记忆更容易、更牢固,乐于参与课堂听、说、读、写、玩、演、唱活动,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
2。有效设问,探究学习
能动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与主动学习、互动学习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能动性学习是基于主动学习与互动学习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方式的深化,它强调了以探究、质疑、创造性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探究,是能动性学习的基本方式。如:
例16英语课将组织开展关于“节日”的主题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们提前对“节日”的知识开展预习活动。课堂上,教师围绕“中方节日”及“西方节日”两大主题,引导学生们主动依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做介绍,并利用小组活动开展问题质疑、互提问题,在挑战式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对新知识的教学。问题探究解决式教学活动拓展了“节日”的知识内涵,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学科领域开展探究活动,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鼓励质疑,自主探究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中的决定因素是事物本身的内因。掌握现成的知识固然重要,转变学习方式,能动性、探究性地去学习去发现,具有更重要、更深远的意义。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能动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步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层面的操作,学生对于能动性学习会逐步发生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强化能动性教学的意识,注重按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如:
例17学生要有对知识的好奇心,敢于推陈出新,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意识,是发展自主能动性学习能力的关键。对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避免用否定、批评抑制学生的不同思维,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创新。如在学Wehearbecausewehaveears。常识时,学生们提出了“Buthowanimalshear?”的问题,对此问题,我们没有敷衍解答,而是和学生们一起查询调查,获得了不少新知识。如Thefishhearbythelaterallihecobra(眼镜蛇)hearbythefacialpit。(颊窝)等。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欣赏、肯定和支持,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努力钻研、勇于创新的学风在逐步形成……
4。探索实践,体验学习
以“动手做,亲自来”为主是能动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能动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尊重知识来源于实践的客观规律,把新课程内容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注重把知识内容赋予生动有趣的知识背景,使之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能动性学习过程中,调动自身的动力机制去亲历、体验和探索。实践证明,越具生活化的知识内容,就越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态度体验。在英语教学中,有以下教学案例可以充分证明能动性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如:
例18通过英语浸入式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情意目标案例:
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体现。在英语浸入式教育活动中,教师们尝试用艺术性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在学习数字后,学生们即兴编排了“Ohree”的数字歌;在学习了介绍“Myfamily”课文后,学生们绘制了“Familytree”“Mybedroom”等系列画图;在课堂休息间隙,学生们背诵着体育口令(shakeyourarms,stampyourfeet,swingys…)跳起了健身操。丰富的教学手段,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氛围,扩展了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情意教育目标得到了提升……
例19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
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心,在师生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每一节课中,都应适当地进行思想教育的说教。如在学习“购物(shopping)”时,引导学生使用“Please”“Thankyou”“Sorry”“You’rewele”“It’smypleasure”等礼貌用语,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国庆节临近了,老师以问候学生的生日为契机“Whenisyourbirthday?”引入对祖国生日国庆节的认识“Whenisourtry’sbirthday?”通过简单了解历史,加深学生对国庆节的认识,并通过MaketheNaturalflag,drawtheNationalemblem,教唱“HappyNationalDay”等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国旗的情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