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不实,与由来已久、积弊甚深的“四化”问题密切相关。过去人们常说,工会工作“三有”:有点权(评劳模、“五一”奖)、有点钱(收工会会费)、有点闲(工作压力不大),觉得干这一行还挺自在、挺惬意的。现在时代不同了,推进工会改革,就是要敢于刀刃向内,向“四化”现象“开炮”,向不实之风“开炮”,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改革,思想作风就难以从根本上转变,职工群众就会对我们失望。
三、细节决定成败,操作决定优劣。务实落实拒绝漂浮、拒绝平庸,必须在提升执行力、操作力上下功夫
看一个干部务实落实精神强不强,不仅要看他做事实在不实在,还要看他的执行力、操作力强不强。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虽然没偷懒,但不注重细节,经常丢三落四,漏洞百出,老是让别人给他“擦屁股”;有的不善于操作,停留于一般号召,碰到问题拿不出办法点子,最终导致任务落空。比如制订有关工作方案,主席办公会已经交代了主要意图,但有的部门深入、细化不下去,考虑问题不全面、不具体,导致搞出来的方案不好操作,只好推翻重写。又如为职工维权,这是工会的天职,但有的同志不熟悉法律,不善于化解矛盾,最后把矛盾上交,还强调这个理由那个理由。可见,执行力、操作力不强,就谈不上务实落实,再好的蓝图也会变成镜中花、水中月。
当前工会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方向、思路都已明确,接下来就是执行和操作。如何提高执行力、操作力?除了增强事业心、责任心以外,最根本的就是要强化务实精神,提高抓落实的本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一要强化细节意识,学会全面、系统地考虑问题,把工作任务予以分解、细化,把抓细节、重质量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克服和防止粗枝大叶、马虎潦草的作风。二要强化效率意识,克服“慢慢来”的惰性,改掉“一锅煮”的毛病,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做到环环相扣、高效运行。三要强化创新意识,敢于改革创新,善于攻坚克难,在工作中能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提出新见解、探索新办法、实现新突破。最根本的还有一条,就是强化学习意识,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有经验的行家里手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我,提高履职能力。这一点,我觉得对年轻同志特别重要。年轻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但光有书本知识远远不够,还要下功夫读懂实践这本“无字大书”,不断提高执行、操作能力,成为工会工作的内行。千万不能贪图安逸、怕苦畏难,满足于一知半解,这对事业、对个人成长都没有好处。
四、让基层基础工作实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不仅是工会工作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义,也是务实落实的重要目标取向
近两年来,通过持续开展“进园区”和“三家”专项行动,我省工会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但存在的问题还不少:进展仍不平衡,有的地方存在雷声大、雨点小,上面热、下面冷现象,工作效果不明显;工会组建仍然乏力,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对工会缺乏认识,符合建会条件而迟迟没有建立工会;基础仍较薄弱,基层组织不健全、履行职责不到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对上述问题,我们开会、发文指出过多次,但光说没有用,还是要靠务实落实来解决。要着力补短板。继续聚焦基层工会组织“缺人员、缺经费、缺阵地”的现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有人干事、有钱做事、有阵地办事的问题。要着力广覆盖。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党委重视支持,争取人社、工商、民政、税务等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引导和督促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小微企业依法组建工会组织,最大限度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要着力促规范。进一步规范建会程序,严格执行民主选举制度,不断提升建会质量。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制度、集体合同和工资协商制度、工会经费管理使用制度。巩固提高现有基层工会,使更多工会达到“六有”标准。要着力强服务。基层工会既要引导职工顾全大局、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又要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既要丰富职工业余文体生活,又要抓好劳动竞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要继续抓好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和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让职工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五、严格的管理其实是“无情的大爱”。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树立工会组织良好形象,同样要靠务实落实作保证
正风肃纪,严格管理,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事业所需,是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建立健全了内部财务制度、经审制度和其他有关管理制度,特别是通过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但也不能否认问题的存在。有的同志以为,工会是群团组织,不是权力部门、“实惠”部门,再怎么样也出不了什么大娄子,因此思想上有所忽视,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不实不力,落实“一岗双责”不到位,以致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搞公款旅游,有的变相设立“小金库”,有的挪用职工互保资金,造成恶劣影响,教训十分深刻。
出现这些问题,既有个人素质的原因,也有管理松弛的原因。我们不是缺少制度、缺少规定,而是缺少执行、缺少落实、缺少“严管厚爱”的实际行动。有的领导同志片面强调爱护干部、维护工会形象,明明发现问题而捂着、瞒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殊不知,这样做反而毁了干部、坏了形象。全省各级工会都要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强管理,严格约束,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凡违规办事、造成资金浪费和重大损失者,一律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凡违法乱纪、中饱私囊者,一律依纪依法查处。一句话,要通过务实落实,使各项管理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
六、“领导”二字从来不是发号施令的代名词。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领导者不能光喊“给我上”,更要喊响“跟我来”,做务实落实的带头人
权力与责任是对应的、一致的。领导干部不能只要权力、不担责任,只喊口号、不干实事。我省各级工会领导干部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同志都能身先士卒,模范带头,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工作能打得开局面。但也有少数领导过去舒服惯了、懒散惯了,满足于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不抓落实,不求实效,甚至出了成绩就往自己身上揽,出了问题就往下级身上推。这与领导干部应有的素质是不相称的,与工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也是格格不入的。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带头推进改革。班子成员要按照改革方案明确的职责分工,切实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凝聚改革共识,汇聚职工智慧,全力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实施。主要领导要把关定向,抓好统筹协调。要带头破解难题。企业建会难、职工入会难、职工维权难,这些都是新形势下工会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各级领导要带头开动脑筋想办法,迎难而进,克难制胜。当了领导就要担责任,就要敢抓敢管、善谋实干,绝不能怕苦畏难、无所作为。要带头为职工办实事。省总布置今年内要为职工办10件实事,班子成员要分头抓好落实,确保兑现。要带头改进作风。省总规定每个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工业园区、3名劳模、5名困难职工,要认真执行。通过密切联系基层、联系职工,掌握基层情况,了解职工需求,总结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
最后强调一点,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这次大会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新境界,也必将给工会工作带来强大动力、提出更高要求。全省各级工会组织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思想和精神准备,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凝聚共识,提升站位,始终保持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团结带领全省职工为实现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奋斗。喜迎十九大,需要的不只是口号和**,更需要务实落实的实际行动。今年只剩下三个多月的时间,希望大家算好时间账、任务账,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以优异成绩向十九大献礼。
同志们,使命在于担当,实干铸就辉煌。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务实落实,一切往实处想、往实处谋、往实处干,就一定能够攻坚克难、再创佳绩,把我省工运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修改分析
这份初稿改动面较大,现就几个主要问题作如下分析说明;
(一)关于主题的修改。原稿题目为“狠抓落实,再创佳绩”,不能说有什么不好,但缺少内涵和力度,把它改为“把务实落实进行到底”,则体现了一种信念、意志,显得更有感召力和推动力。同时还考虑,这篇讲话安排在常务副主席的工作报告之后、会议结束之前,从务实落实的角度提出问题,并以之为主线贯穿全篇,也有利于强化与会者的抓落实、求实效意识,推动会议精神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关于内容的修改。围绕“务实落实”这个主题,通过增、删、调,把各层次内容都往主题上“扭”和“靠”,使主题突出、鲜明。增加的,是针对显得空洞、单薄的部分,充实了相关内容;删掉的,是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东西,使全文内容始终扣紧主题,不致松散杂乱;调整的,是把原本游离于主题之外、但又必须说到的东西,通过文字上的衔接、过渡,使之与主题吻合起来。初稿中还提到一些很具体的工作,考虑到工作报告中已经布置,如果再讲一遍就是重复啰嗦,所以点到为止。这也符合主要领导讲话的一般特点,他理应比副职站得更高一些,讲得更宏观、更集中一些,思想性和指导性更强一些。
(三)关于小标题的修改。我们都知道小标题制作的特殊重要性,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和句式来表达,效果迥然相异。原稿的几个小标题,简短、平实、一般化,经修改后,一是变成了长句,扩展了容量,语言更为清新活泼,也更有力度和节奏感;二是用概括式、哲理式语言来表述,意蕴更深厚、思想性更强;三是始终围绕“务实落实”这条主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烘托主题,产生众星拱月之效。这样一改,小标题就显得别致、醒目,读者一看就能把握重点、领会要义,而且印象深刻。
(四)关于文字的修改。强调务实落实,文字当然也要“实”。为此,删掉了那些空泛议论的成分,代之以用事实印证观点、用自己的思考和语言阐释道理;把原稿第一、二部分合并,把最后一部分予以撤除、压缩为一个段落,使篇幅更节省;把帽子段、结束段中可有可无的话删掉,使文字更为简洁精炼。
并不是说这篇稿子只能这样改,也不是说这样改就达到了多高的水平,不是的。不同的领导者有不同的思想见解和写作要求,不同的起草者又有不同的写作功底和表达习惯,所以就会有不同的修改方法和效果。其他各种类型讲话稿的修改也是这样。关键在于,要在把握讲话稿写作一般规范和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因时因事而异,因领导风格特点而异,找到最合适的修改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