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也点头表示赞同:“从考古研究的角度来说,灵墟神庙的价值无可估量。它可能藏着更完整的古蜀文献、更精密的祭祀礼器,甚至可能有古蜀先民记录的地脉分布图,这能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古蜀文明的‘天人合一’体系。我愿意一起去。”
小王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笑容:“虽然我还是有点怕,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经历,我也成长了不少。我想跟着大家一起去,多学点东西,也为守护古蜀文明出一份力。”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燕昭明身上。少年感受到大家的注视,挺了挺胸膛,虽然手臂上的疤痕还清晰可见,但眼神中没有丝毫胆怯,只有满满的期待:“爸,我也想去!我现在已经能认识很多古蜀符号了,还能帮妈整理资料,而且我是‘守印者’的继承人,说不定也能帮上忙。”
燕承风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中既有欣慰,又有犹豫。他不想让孩子再经历危险,但他也知道,传承不是温室里的保护,而是在实践中成长。“昭明,这次去龙门山脉会比之前更危险,可能会遇到瘴气、野兽,甚至机关陷阱,你怕吗?”
燕昭明摇了摇头,握紧了手中的笔记本,上面画满了他这段时间学习的古蜀符号:“我不怕!爷爷说过,燕家的人要勇敢,要为守护古蜀文明挺身而出。而且有爸爸、妈妈、刘叔、张叔和王哥在,我相信我们能安全回来。”
看着儿子眼中的光芒,燕承风不再犹豫,点了点头:“好,我们一起去。但你要答应爸爸,一定要听指挥,不能擅自行动。”
燕昭明用力点头,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开始为龙门山脉的探索做准备。燕承风负责制定详细的路线,结合竹简上的“七星峡”“水脉”线索,对照现代地形图和古蜀地理记载,标记出可能的行进路线;苏瑶则继续解读残破的竹简,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神庙的线索,同时整理之前的研究成果,交给考古队总部存档;老张负责检查和补充文物保护工具,同时准备了应对机关、瘴气、野生动物的安全设备;老刘联系了自己在龙门山脉附近认识的一位老向导,那位向导世代居住在山脚下,熟悉山脉的地形和禁忌;小王则负责采购和整理后勤物资,帐篷、食品、药品、通讯设备,一一准备妥当;燕昭明则在苏瑶的指导下,系统学习古蜀的祭祀符号和“守印者”的相关记载,同时跟着老刘学习野外生存技巧。
准备的过程中,苏瑶又解读出了竹简上的一段关键文字:“灵墟之中,有‘地脉核心’,与晶球同源,藏‘共生之秘’,惧‘贪欲之念’,唯‘纯心者’能悟。”这段文字进一步印证了神庙与水晶球的能量关联,也暗示了神庙中藏着“共生之秘”——即古蜀人与自然共生的核心方法,同时也警告了“贪欲之念”的危险,只有心怀纯净、敬畏自然的人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
“这与穆然的失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瑶感慨道,“穆然心中充满贪欲,所以无法掌控水晶球的力量,就算他找到了灵墟神庙,也无法领悟‘共生之秘’,反而可能被地脉力量反噬。这也提醒我们,探索神庙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不能有丝毫贪婪之念。”
燕承风深表赞同:“古蜀文明的智慧,本质上是对人性的考验。‘纯心者’不是指毫无欲望,而是指欲望归于守护与传承,而非占有与掠夺。这是我们此行必须坚守的底线。”
出发前的最后一天傍晚,众人再次聚集在隐藏区域的水晶球前。夕阳的余晖透过入口,将水晶球的白光染成了金色,光芒流淌间,与燕承风手中的“蜀守”玉印产生了微妙的共鸣,玉印上的太阳神鸟纹仿佛活了过来,与水晶球、壁画上的符号遥相呼应。
“明天我们就出发。”燕承风的声音回荡在宫殿中,“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力量,而是为了传承智慧;不是为了占有文物,而是为了理解文明。我们要带着敬畏之心去探索,带着守护之意去传承,让古蜀先民的‘共生之秘’,为现代人提供一份启示。”
老刘拍了拍燕承风的肩膀:“燕队,放心吧,我会保护好大家的安全。老向导经验丰富,一定能帮我们找到七星峡。”
老张推了推眼镜:“文物保护设备都准备好了,就算发现了珍贵的器物,也能妥善处理。”
苏瑶看着燕承风,眼中满是信任:“解读工作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线索,我们可以在途中慢慢梳理。”
小王举起手中的背包:“后勤物资都齐了,足够我们在山里待半个月。”
燕昭明握紧了爷爷的笔记和自己的解读本,眼神坚定:“爸,我们准备好了。”
燕承风看着身边的伙伴们,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坚定。从岷江源头的相遇,到三星堆的并肩作战,再到即将开启的龙门山脉之旅,他们早已不是简单的同事,而是生死与共的战友,是文明传承的同行者。
水晶球的光芒愈发柔和,仿佛在为他们送行,又仿佛在期待着新的发现。壁画上的古蜀先民,那些手持礼器、虔诚祭祀的身影,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文明的探索永无止境,传承的使命代代相传。
夜色渐深,隐藏区域恢复了宁静,但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探索的火焰。他们知道,龙门山脉的旅程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也藏着古蜀文明最珍贵的秘密。而他们所追寻的,不仅是一座被遗忘的神庙,更是一份跨越三千年的智慧,一种与自然共生的生存之道。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燕承风一行人便踏上了前往龙门山脉的旅程。车辆驶离三星堆,朝着北方的龙门山脉驶去,车窗外,岷江的流水静静流淌,岷山的轮廓渐渐远去,新的探索即将开始。
燕昭明坐在车上,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手中紧紧握着“蜀守”玉印的复制品(真品已交由考古队妥善保管),心中默默念道:爷爷,爸爸,古蜀先民,我们会带着你们的期望,找到灵墟神庙,传承你们的智慧,让文明的光芒永远闪耀。
车窗外的天空越来越蓝,龙门山脉的轮廓在远方渐渐清晰,那片神秘的山林,藏着古蜀文明的核心秘密,也藏着人与自然共生的终极答案。而燕承风一行人,正带着敬畏与坚定,朝着未知的旅程进发,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如同三星堆的青铜神柱,坚守着传承的使命,追寻着文明的光芒。
这场新的探索,不仅是对古蜀文明的进一步解读,更是对人性的考验,对敬畏之心的坚守,对传承使命的践行。而龙门山脉深处的灵墟神庙,终将在合适的时机,向真正的守护者,揭开它尘封三千年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