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王朝的更替 > 南北烽烟(第2页)

南北烽烟(第2页)

余岚沉默了,她望着南方的群山,脑海中浮现出穿越前在历史课上学过的知识——百越之地是华夏南疆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守,蛮夷将长驱直入,华夏文明将遭受重创。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思念与委屈,指尖紧紧攥住马鞍上的缰绳,指节泛白。良久,她缓缓抬起头,眼中的迷茫与急切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与年龄不符的坚定,重重地点了点头:“林叔说得对,是我太执念于个人情谊了。华夏疆土,寸土不让,守护百姓安宁,比什么都重要。只要能为守边出一份力,我去哪里都愿意。”

林伍看着她眼中的转变,心中满是欣慰,这丫头虽年少,却有着超乎常人的通透与坚韧。他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带着赞许:“好丫头,委屈你了。等天下太平,叔一定陪你北上,亲自找到林燕,让你们好好团聚。”说罢,他双腿一夹马腹,大喝一声:“驾!”战马嘶鸣一声,撒开四蹄,踏着夕阳的余晖,沿着湘江南岸疾驰而去。

余岚紧随其后,两匹战马的身影在金红的江景中渐渐拉长,蹄声哒哒,打破了江岸的宁静。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日夜兼程,沿着湘江南下。沿途的景象愈发荒凉,曾经炊烟袅袅的村落如今多是断壁残垣,良田荒芜,杂草丛生。偶尔能看到几个流离失所的百姓,蜷缩在墙角或废弃的屋舍中,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得让人揪心。有的百姓看到他们骑马经过,会挣扎着伸出手,嘶哑地喊着“救命”,声音里满是绝望。

余岚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都一阵刺痛。她从草原的苦难中走来,深知失去家园、颠沛流离的滋味。她总会让林伍停下脚步,从行囊里拿出仅剩的干粮和水,分给那些百姓。林伍虽心疼物资有限,却也从未阻止,只是在一旁默默看着,眼神中满是沉重。

“林叔,天下怎么会变成这样?”一次分发完干粮后,余岚望着那些瘦弱的孩童,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她想起穿越前在课本上读到的大秦盛世,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何等辉煌,可如今却民不聊生,战火纷飞。

林伍叹了口气,勒住战马,目光望向远方残破的城池:“始皇帝一统六国后,大兴土木,修长城、建阿房宫、筑骊山墓,赋税徭役繁重,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如今他提前驾崩,二世昏庸,赵高乱政,更是雪上加霜。六国旧部趁机复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这天下,早已不是我们当年辅佐的那个大秦了。”他语气中满是无奈,当年他们三个穿越者,曾想尽办法劝说始皇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可终究没能改变历史的惯性,大秦还是走向了崩塌。

一路南下,他们不仅要面对荒凉的路途,还要提防沿途的乱兵与流寇。有一次,他们在一处山谷中遭遇了一伙劫掠的乱兵,约莫二三十人,手持刀棍,面目狰狞。余岚反应极快,不等林伍开口,便已拔出腰间的短剑——这是她用草原上猎到的第一只野狼皮换来的,剑刃虽不算锋利,却陪她走过了无数险路。

她身形灵活,如草原上的孤狼般扑向乱兵,短剑挥舞间,招招直取要害。三年的草原求生,让她练就了敏锐的直觉与利落的身手,那些乱兵虽人多势众,却多是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她的对手。林伍则手持长刀,护在她身侧,刀光闪过,便有乱兵倒地哀嚎。两人配合默契,不多时便将这伙乱兵击溃,剩下的人见状不妙,纷纷逃窜。

收拾完残局,余岚的手臂被划了一道浅浅的伤口,鲜血渗出,染红了衣袖。林伍拿出随身携带的草药,小心翼翼地为她包扎:“丫头,以后遇事别这么冲动,安全第一。”

余岚笑了笑,眼神明亮:“林叔,我不怕。这些乱兵祸害百姓,就该好好教训。再说,我在草原上什么危险没遇到过,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她的笑容带着几分倔强,也带着几分历经苦难后的从容。

日夜兼程中,天气也渐渐变化,从北疆的寒凉渐渐转为南疆的湿热。空气中弥漫着草木与水汽混合的气息,黏稠得让人难受。余岚虽不适应这样的气候,却从未抱怨,只是默默忍受着,依旧每日赶路,不敢有丝毫懈怠。她知道,多耽误一日,百越的百姓就可能多一分危险,她必须尽快赶到南越军大营,为守边出一份力。

沿途的地形也愈发复杂,从平坦的平原渐渐变为崎岖的山地,道路狭窄,荆棘丛生。战马行进困难,他们便时常下马步行,牵着马匹在山林中穿梭。林伍凭借着当年辅佐始皇帝南征时的记忆,辨认着方向,避开瘴气弥漫的区域与危险的沼泽。余岚则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耳朵竖起,捕捉着任何异常的声响——这是她在草原上练就的本能,让她多次化险为夷。

一日傍晚,他们抵达了一处临江的小镇。小镇虽不大,却因地处湘水航运要道,显得颇为热闹。街道上有不少商贩在摆摊叫卖,贩卖着本地的特产与日用杂货,还有一些往来的客商,牵着马匹或挑着担子,行色匆匆。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与南疆特有的香料味混合在一起,让人食欲大开。

两人找了一家简陋的客栈住下,打算休整一晚,明日再继续赶路。客栈的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妇,为人热情,见他们一身风尘仆仆,便主动攀谈起来。得知他们是要去南海郡投奔南越军,老板眼中满是敬佩:“二位真是英雄!如今蛮夷时常骚扰边境,多亏了南越军将士们镇守,我们这些百姓才能安稳度日。”

闲聊中,他们得知,最近百越边境并不太平,蛮夷部落活动频繁,时常越过边境劫掠,不少村落都遭了殃。南越军虽奋力抵抗,但兵力有限,压力颇大。听到这些消息,林伍与余岚心中愈发焦急,恨不得立刻赶到大营,投入到守边的行列中。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两人便辞别老板,继续南下。此时的湘水江面愈发宽阔,江水奔腾,船只往来不绝。他们沿着江边的道路前行,偶尔能看到南越军的巡逻士兵,身着铠甲,手持武器,神情严肃地巡查着江岸,警惕性极高。

看到这些巡逻的士兵,余岚心中涌起一股亲切感,她知道,他们离南越军大营越来越近了。又行了数日,远远地便能看到前方的群山之间,矗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军营,营寨连绵数里,旗帜飘扬,隐约能听到营中传来的操练声与号角声。

“丫头,前面就是南越军大营了。”林伍勒住战马,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历经一个多月的日夜兼程,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余岚抬头望去,只见那大营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营门处戒备森严,士兵们手持戈矛,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过往人员,气势恢宏。她心中一阵激动,握紧了手中的短剑,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一路的艰辛与疲惫,在看到大营的那一刻,仿佛都烟消云散了。

两人牵着战马,缓缓走向营门。守营的士兵见状,立刻上前阻拦,手中的戈矛一横,语气严肃:“来者何人?止步!南越军大营,非请勿入!”

林伍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音沉稳有力:“在下林伍,乃镇北军副将林燕的三叔。身边这位是余岚姑娘,我们二人从北方而来,特来投奔王翦老将军与黎川副将,愿加入南越军,共守百越之地。”

士兵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林燕的威名,他们早有耳闻,镇北军镇守北疆,抵御匈奴,是大秦的精锐之师。如今他的三叔前来投奔,自然不敢怠慢。一名士兵连忙说道:“二位稍候,容我即刻通报将军!”说罢,转身快步跑进大营。

林伍与余岚站在营门外,耐心等候。营外的风裹挟着江水的湿气吹来,吹动着他们的衣衫,也吹动着营中飘扬的旗帜。余岚望着营内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终于要见到黎川了,终于也要踏上守边的战场了。

不多时,大营的辕门缓缓打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黎川身着青色战袍,身姿挺拔,快步走了出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与喜悦。紧随其后的,是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王翦老将军,他身着褐色战甲,目光锐利,气场威严。

“林叔!真的是你!”黎川快步上前,一把握住林伍的手,语气中满是激动,“没想到你会来,一路辛苦了!”他与林燕情同手足,自然也敬重这位看着林燕长大的三叔,更没想到会在百越之地见到他。

林伍看着眼前的黎川,眼中也满是欣慰:“黎川贤侄,别来无恙。这三年,辛苦你在南方镇守了。”

黎川的目光随即落在余岚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眼前的姑娘虽一身风尘,却难掩英气,眼神明亮,透着一股坚韧的气息。

林伍连忙介绍:“这位是余岚姑娘,与我、林燕、你一同穿越而来。她在草原上独自挣扎了三年,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我,此次一同前来,也是想为守边出一份力。”

“同是穿越而来的老乡?”黎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抱拳行礼,“余姑娘,欢迎来到南越军!你能在草原上独自存活三年,这份毅力与勇气,实在令人敬佩!”

余岚连忙回礼,脸上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容:“黎川大哥客气了,我只是想为守护华夏尽一份绵薄之力。”

王翦老将军走上前来,拍了拍林伍的肩膀,语气郑重:“林兄弟,久仰大名。当年你辅佐始皇帝一统六国,谋略过人,老夫早已听闻。如今你不远千里赶来,南越军如虎添翼!”

林伍抱拳回礼:“老将军过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大秦内乱,蛮夷环伺,我虽已辞官,却也不能坐视华夏疆土被外敌侵占。此次前来,愿与诸位一同坚守百越,护我南疆安宁。”

黎川笑着说道:“林叔,余姑娘,一路劳顿,快随我入营歇息。营中已备好酒菜,我们边吃边聊,详细商议守边之事。”

说罢,他侧身引路,邀请林伍与余岚进入大营。守营的士兵们纷纷让开道路,目光中满是敬佩与好奇。林伍与余岚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与坚定。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接下来,便是与南越军的将士们一同,坚守这片华夏南疆,等待天下太平的那一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