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沟通的艺术 > 第七章 言多必失别什么话都说(第3页)

第七章 言多必失别什么话都说(第3页)

王科长下午要主持一个大型的企划会议,需要准备一些资料。于是,他就把这件事交给小陈去办,由于小陈处理这类事很有经验,没多久就把资料交给王科长了。

王科长翻阅着资料并慎重地问:“这件事上面的人很重视,资料内的数字,你是不是都详细校对过?”

不料小陈却好像满不在乎地嬉笑着说:“大概不会错吧!”

小陈的话说完,就见王科长把资料重重地往桌上一丢,并怒气冲冲地说:“你都干什么了?怎么可以说大概呢?”

小陈觉得有些委屈,心想:“开个玩笑也不行呀?”

明明是一句玩笑话,对方却信以为真,结果就造成说者不快、听者生气的后果。这种情形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下列三种。

一是以对方用心思考、重视的事开玩笑。

小陈的事例就是这种情形。王科长命令小陈替他准备资料,是以一种一丝不苟的态度,而小陈却嬉皮笑脸,毫不在乎。所以,王科长会动气发怒。

二是个性耿直的人经常会把别人的玩笑话当真。

三是对方有心事,没有心情听玩笑话。

由于焦躁不安、过度疲劳、精神过于紧张等因素,也会使一个正常人的精神或肉体陷入紧绷状态,而听不下任何玩笑话。

另外,有强烈自卑感和被害者意识的人,也是开不得玩笑的。

如此一来,或许你会怀疑:“那么,玩笑话是说不得了吗?”一般而言,玩笑话大多具有使工作场所变得活泼,化解呆板气氛的功用。问题在于我们是否看准当时对方的心情罢了!

那么,开了不适宜的玩笑以后,该怎么弥补呢?

相传,纪晓岚中进士后,当了侍读学士,陪伴乾隆皇帝读书。

一天,纪晓岚起得很早,从长安门进宫。等了很久,还不见皇上到来,他就对同来侍读的人开玩笑说:“老头儿怎么还不来?”

话音刚落,只见乾隆已到跟前。因为他今天没有带随从人员,又是穿着便服,所以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皇上听见了纪晓岚的话,很不高兴,就大声质问:“‘老头儿’三字作何解释?”

旁边的人见此情景都吓了一身冷汗。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跪在地上说:“万寿无疆叫作‘老’,顶天立地叫作‘头’,父天母地叫作‘儿’。”

乾隆听了这个恭维自己的解释,就转怒为喜,不再追究了。

纪晓岚成功地运用自己的机智和口才,随机应变,终于化解危机,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纪晓岚正是运用了曲意直解,将对乾隆有不尊性质的“老头儿”三字巧释为“万寿无疆”“顶天立地”“父天母地”。这样不但化险为夷,而且变辱为恭。

在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类似纪晓岚的尴尬,自然也需要适当的方法予以弥补。比如上面小陈的例子,既然上级已经生气了,如果他还默不作声,更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

在气氛不对时,小陈应该把语气一转,用严肃和充满自信的口气说:“科长您放心,这些资料绝不会有问题的。”

科长可能会问:“那么,你刚才为什么说‘大概’呢?”

“对不起。不过,请检查这些资料看看,一定不会有错的!”小陈说话时除了语气要有自信外,还要面带一点微笑。听了小陈的补充说明和看到他的态度后,王科长的心情和语气应该会缓和下来。

通常朋友间的谈话较不拘小节,即使夹杂些讽刺性的话或略带调侃时,彼此也会不以为然。不过,不论本意如何,适度地收敛这种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工作场所更应该多加注意。因为在工作场合自我意识较强,彼此间也难免有利害关系,哪怕只是一句无意的调侃之词,有时也会造成不愉快的芥蒂。因此,有些话是不能说的,有些玩笑是千万开不得的。

面试的话,请小心去说

面试就是一场智力游戏,是面试官和应聘者的一场智力比拼。面试者一定要小心谨慎地回答,以免掉入面试官提前设好的陷阱。

面试的过程就像一次相亲,应聘者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了解自己优点的老板,用人单位则希望能找到优秀的合作伙伴。当陌生的双方相见之后,都想在短短的一席话中努力地表现出自己的优点,说出聪明的话或者立即呈现出很精彩的反应,以便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面试官为了不“选错郎”,也许会在面试中设置各种语言陷阱,以考察应聘者的智慧、性格、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应聘者只有识破这些语言陷阱,才不会一头栽进去,才能巧妙地绕开它。

首先,用激将法遮蔽的语言陷阱。这往往是主考官用来淘汰大部分应聘者的惯用手法。采用这种手法的面试官,往往在提问之前就会用怀疑、尖锐、咄咄逼人的眼神逼视对方,先令对方的心理防线步步溃退,然后冷不防地用一个十分不友好的发问激怒对方。比如:“你的经历太简单,我们需要的是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人。”“你的性格过于内向,这恐怕与我们的职业不合适。”“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而你不是。”“你所学的专业怎么与所应聘的职位不

一致?”

面对这些咄咄逼人的发问,作为应聘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无论如何不要被激怒。如果被激怒了,那么就已经输掉了。面对这样的发问,我们该怎样回答呢?

如果对方说:“你经历太简单,我们需要的是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人。”你可以微笑着回答:“我坚信如果我有缘加盟贵公司,我将会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的一段经历。”

如果对方说:“你性格过于内向,恐怕与我们的职业不合适。”你可以微笑着回答:“据说内向的人往往具有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品质,另外我善于倾听,因为我感到应把发言机会更多地留给别人。”

如果对方说:“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你可以幽默地说:“听说比尔·盖茨大学也未毕业。”

如果对方说:“你所学的专业怎么与所应聘的职位不一致?”你可以巧妙地回答:“据说,21世纪最抢手的就是复合型人才,而外行的灵感也许会超过内行,因为他们没有思维定式,没有条条

框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