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别急着开口,说话前
先琢磨对方心理
八字没一撇的话,别随便说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好做梦,好幻想,好构思未来,这是生命发展的结果,也是好事。你可以胡思乱想、狂想,但却不能胡说、狂说,尤其是与人相处时的论事,更是应谨慎一点。
人们说话论事大致有以下三种不同的风格。
一种是事不成熟,就对外说;一种是八字没一撇,就对外说;一种是事成以后,才对外说。
前两种人往往是爱自吹自擂之人。为了一时之快,为了尽快显示自我,为了尽快博取自信,就口没遮挡地将话说出来了。许多骗子公司也是走的这条路线。当然也有个别例外,如在探求改革没有把握时先放出风声来听听群众的意见,这是特例。
事情已完成后再说的人,则是十分稳重的人,这种人说一是一,一般是说到哪里做到哪里,决不玩虚的。事情有把握地发展,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此时说的人,也是尊重客观的人。
总之,生活的教训告诉我们:八字没一撇的事最好压在心里,等等再说。
你自己对事情还只是一个构想,还有待进一步论证,此时说出去,别人一深究时你又拿不出系统有据的方案,则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形象。
以前有一则报道,说是一个东北人发明了一种将水变成油的技术,而且许多报纸都转载了这篇文章。那个发明人到处作报告,到处找投资开发者,到处引进资金。
几年后,又有了关于此人的报道,都说他纯粹是一个骗子。
其实就算他不是骗子,也不应该在八字还没一撇时,将还在试验阶段的内容向外大力宣扬,那样到最后多半会收不了场。
这类的事例还有许多。
一个写书的人,一日与一出版社的编辑部主任闲聊。写书的人说他正在写一部叫《大汉帝国梦》的书,他还把构想跟那编辑说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三天后,编辑部主任打电话给写书的人,说那部《大汉帝国梦》他要了,请将稿件目录样章发给他。
这下写书人慌了手脚,不答应,会损坏自己形象,失了信以后也不可能再在他那里出书了;若答应,但事实是还没开始呀!结果只能说他在外地,过两天再将目录样章发过去。
接下来的两天,他只好埋头在家中做目录,写样章。两天后发了过去,那位编辑部主任收到了。又过了两天,写书的人又收到电话,要求将全稿发过去,出版社决定作为本年度的重点书推出上市。
露馅了,他无论怎么赶夜班也是赶不出来的了。他只好说了实话。最后被编辑部主任责怪了一番,从此便再没有跟这个写书人联系了。
由此可见,八字没一撇的事,是万万不能乱说的。就算要说,也要讲清楚,不让人产生误会,否则,到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
因此,以后若遇到类似的事,一定要等等再说,等成熟了再说出来,岂不更令人可信?
发怒的话,等等再说
每个人都有情绪波动时,当我们的坏情绪来了时,我们千万要记住,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忍一忍,等过一天后再说,至少也要等上一会儿再说,否则,就会坏大事,就会造成许多麻烦。
愤怒时说的话,大都是气话,气话是让听者生气的话,这样只会使双方情绪升级,继续恶化,甚至很有可能打斗起来。
愤怒时说的话,大都是发泄的话。将你自己身上的霉气、怒火和垃圾全泼向听者,这对听者不公平,就算听者惹恼了你,就算对方素质低,你一发怒,则也看出了你的素质并不比对方高。另外,你发怒的听众若不是惹恼你的人,那你就更没资格对平时对你好的人发火,这样只会造成新的负向人际关系。
愤怒的话,大都是粗鄙之话。这些话的内容十分难听,甚至许多人因骂人而进一步恶化对方心情引发暴力行为,因侮辱了对方人格而受到暴力回击,因丢了对方面子而分道扬镳。
为什么要等上一等再说呢?
因为人是有情绪的,人的情绪总是在正与负之间摇摆,一会儿是积极、快乐,一会儿就有可能是苦闷、恼火。
心情如天上的云,一会儿来了,一会儿又去了。
因此,当我们心情不好时,当我们想发怒时,我们应想到这个怒发不得,一发轻则会伤及他人,重则会立即伤及自身。许多打斗事件,许多人致命都只因为一句发怒之语。
有三个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决定合作开一家公司。公司很快开张,但公司经营一段时间就开不下去了。三人心情都不好,因为投入的钱都没收回,而他们其中两人的钱并不多。这两人就彼此埋怨起来,其中一位为了挽回成本,提前撤股了。
几天后,撤股者不知从哪里听到流言——说他不讲朋友义气,将风险转嫁给他人,不地道。
撤股者本是个暴脾气,第一次因理亏而强行忍了下来,没有当场发作。当第二次听到又有人在议论他时,他就发火了,他怒斥那路边闲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