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懂得变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逐客的话,要巧妙地说
逐客是拒绝的另一种形式,为了不使人难堪,必须把这种拒绝说得巧妙委婉,美妙动听。要做到两全其美,既不挫伤对方的自尊心,又使其变得知趣。
朋友来访,促膝长谈,交流思想,增进友情是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益事。宋朝著名词人张孝祥在跟友人夜谈后,忍不住发出了“谁知对床语,胜读十年书”的感叹。
然而,现实中也会有与此截然相反的情形。下班后吃过饭,你希望静下心来读点书或做点事,那些不请自来的好聊分子又要扰得你心烦意乱了。他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一再重复你毫无兴趣的话题,还越说越来劲。你勉强敷衍,焦急万分,极想对其下逐客令但又怕伤了感情,故而难以启齿。
但是,你若舍命陪君子,就将一事无成,因为你最宝贵的时间,正在白白地被别人占着。鲁迅先生说:“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任何一个珍惜时间的人都不甘任人“谋财害命”。
要将逐客令下得有人情味,可以参考一位智者总结的方法。
一是以婉代直。
用婉言柔语来提醒、暗示滔滔不绝的客人:主人并没有多余的时间跟他闲聊胡扯。与冷酷无情的逐客令相比,这种方法容易被对方接受。
“今天晚上我有空,咱们可以好好畅谈一番。不过,从明天开始我就要全力以赴写职评小结,争取这次能评上工程师。”这么说的含义是:请您从明天起就别再打扰我了。
“最近我妻子身体不好,吃过晚饭后就想睡觉。咱们是不是说话时轻一点儿?”这句话用商量的口气,却传递着十分明确的信息:你的高谈阔论有碍女主人的休息,还是请你少来光临为妙吧。
二是以写代说。
有些嘴贫的人对婉转的逐客令可能会意识不到。对这种人,可以用张贴字样的方法代替语言,让人一看就明白。
影片《陈毅市长》里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自家客厅里的墙上贴上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字样,以提醒来客:主人正在争分夺秒搞科研,请闲聊者自重。看到这张字样,纯属闲谈的人,谁还会好意思喋喋不休地说下去呢?
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贴一些诸如“我家孩子即将参加高考,请勿大声喧哗”“主人正在自学英语,请客人多加关照”等字样,制造出一种惜时如金的氛围,使爱闲聊者理解和注意。一般,字样是写给所有来客看的,并非针对某一位,所以不会令某位来客有多少难堪。
三是以热代冷。
用热情的语言、周到的招待代替冷若冰霜的表情,使好闲聊者在“非常热情”的主人面前感到今后不好意思多登门。爱闲聊者一到,你就笑脸相迎,沏好香茗一杯,捧出瓜子、糖果、水果,别人很有可能不好意思轻易贸然再来。
过分热情的实质无异于冷待,这就是生活辩证法。以热代冷,既不失礼貌,又能达到逐客的目的,效果之佳,不言自明。
四是以疏代堵。
闲聊者如此无聊地消磨时间,原因是他们既胸无大志又无高雅的兴趣爱好。如果改用疏导之法,使他有计划要完成,有感兴趣的事可做,他就无暇光顾你家了。显然,以疏代堵能从根本上解除闲聊者上门干扰之苦。
怎样进行疏导呢?如果他是青年,你可以激励他:“人生一世,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有真才实学更能过上好生活,我们可以多学习学习,充实充实自己。”如果他是中老年,可以根据他的具体条件,诱导他培养某种兴趣爱好,或种花,或读书,或练书法,或跳舞等。“您的毛笔字可真有功底,如果再上一层楼,完全可以在全市书法大奖赛中获奖!”这话一定会令他欣喜万分,跃跃欲试。一旦有了兴趣爱好,你请他来做客也不一定能请到呢!
逆耳忠言,请有策略地说
忠言相告讲究艺术,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至于伤害接受忠言的人的自尊心。忠言若能做到良药不苦口,才算是真正做到家了。
圣人说:闻过则喜。生活中有几人可以如此?人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为什么良药一定要苦得让人难以下咽?忠言为什么非得让人听了难受?难道没有其他的办法说出忠言吗?
有一个员工不小心做错了一件事,主管批评她,并要扣她的奖金,结果那个员工自杀了。
有一个学生被老师批评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上吊自杀了。
有一个儿子受不了父母的批评指责,挥刀杀死了他们。
……
之所以批评者好心没有得到好报,是因为那个被批评的人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中的好,反而认为是有害的。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只要被批评者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好意,他当然会从善如流。
或许当我们去批评别人的时候,都希望对方像唐太宗一样,而自己可以像魏征那样直言不讳,可这并非良策。批评是一种人际互动,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批评是对人的一种否定,其实质是惩罚。在改善人的行为时,鼓励总是比惩罚效果明显,一定不能滥用惩罚,惩罚是消极的,尤其是过度惩罚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扭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