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从这?一天起,周绍便开始频繁出入宫禁,留宿御前?,伴随皇帝处理政务。
皇帝对外只称是教导成郡王国?事,悉心培养,将自己受伤的事瞒得死死的。在所有人看来,这?无疑是明确的信号——成郡王周绍,已是板上钉钉的储君,大晋王朝未来的天子。
*
周绍监国?期间,八月,成王府内,正?院王妃艰难地产下了一个男婴。
然而,这?原本应给?正?院和陈家带来希望的嫡子降生,却并未在王府中?激起太大波澜。
她生产时,周绍正?忙于处理军国?要务,等孩子满月了,陛下班师回朝,他又连连留宿宫里。
于是,周绍连洗三礼和满月宴都?未能出席,只是从宫中?派人送回了丰厚的赏赐,指派了乳母嬷嬷。对于正?院的禁足,更是只字未提。王府内的一切权柄,依旧由昭阳馆的庄侧妃稳稳把持。
看着这?般光景,王府中?那些原本因王妃产子而又开始心思浮动的下人,渐渐又偃旗息鼓,恢复了观望姿态。昭阳馆的地位,并未因正?院嫡子的诞生而有丝毫动摇。
陈尚书府的书房内,陈弘章气得摔碎了一套心爱的茶具。四女儿彻底失宠,嫡外孙不受重视,他所有的谋划眼看就要落空。
“废物!真是不中?用的东西?!”他低声咒骂着,恨女儿不争气。
目光落在书案上一封刚从洛州送来的信上,深吸了一口气。
有些事,也该打算起来了。
多年为官的直觉告诉他,宫里可能很快就要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了。
元庆三十五年,腊月廿二,宫里颁下圣旨,过?继老襄王为皇子,册封其子成郡王周绍为大晋皇太子,正?位东宫。
同月廿五,圣人病危。
元庆三十六年,正?月十八,在位三十六年的圣人驾崩,临终前?召见诸重臣,当众传位于太子周绍。
七日后,皇太子即皇帝位,改元太和,大赦天下。
第150章“甘之如饴。”
因?先帝病危时太?子一直在宫里侍疾,故而成?郡王府里的诸位女眷也都没有?迁入东宫,只等着新帝登基后直接入宫,免得大动干戈,劳民伤财。
正月末的潜邸,檐角残雪未消,先帝驾崩的钟声敲响不久后,便有?一队内使?浩浩荡荡地从?禁宫出来,奉新帝的旨意着庄娘娘与三皇子入宫伴驾——虽然名位未定,但已经皇子邺哥儿自然不用?再与堂兄弟们一道排号,如今已经改成?行三了。
这样的殊遇自然让潜邸的女眷们眼热,可谁人不知晓,新帝在王府的时候便只宠着庄侧妃一人,哪怕如今宫里正忙乱,也想把人带着身边,也让人并不意外。
接下来的几日里,新帝大封有?功之臣,又陆续封了潜邸伺候的妃嫔:抚育大公?主的孟姨娘被封为贤妃,育有?二皇子的方?氏封了敏妃,出身高些的曹氏封了婕妤,廉氏封了美人。
旨意一下,一直记恨着孟氏的曹氏傻眼了,怎么?也没想到孟氏靠着个半路养的女儿就能居于四妃之位,死死地将她们压在下头。
但曹氏的失落没有?维持太?久,因?为她很快就发现,原本该被册为皇后的太?子妃,直到她入宫前都还没有?圣旨颁下。同样未定位分的,还有?已经伴驾的庄侧妃。
外头逐渐多了风言风语,道或许陛下根本不想立太?子妃做皇后,而是更?属意庄娘娘为后。
陈阅微也是这样揣测的,毕竟,大晋立朝以来,并未有?明文?礼法规定太?子妃就能顺顺当当成?为皇后,不过是约定俗成?罢了。
王府里还未跟着进宫的宫人们也在暗暗嚼舌根:听闻庄娘娘入宫便住进了圣驾的勤政殿后殿,甚至还有?人说,潜邸女眷们的名位都是陛下同庄娘娘一起商定的……
这些话语,一字不落地灌入枯等的陈阅微耳中。屋内炭火烧得再旺,也驱不散她心头的寒意。
“贱人!狐媚子!”陈阅微气得浑身发抖,将手边一个掐丝珐琅手炉狠狠掼在地上,炉灰四溅。她指着垂首噤声的瑞香的鼻子骂道:“没用?的东西!连点真切消息都探听不到!”
瑞香跪在地砖上,任由炉灰沾衣,连连磕头:“娘娘息怒,保重凤体啊!”眼底却闪过一抹恨意。
陈阅微如何能息怒?她才是先帝赐婚,名正言顺的太?子妃!如今新帝登基,她非但不能入主中宫,反被一个婢女出身的侧妃抢尽风头,奇耻大辱!
愤怒过后,恐慌如毒蛇啮心。若失后位,她毫无疑问会成?为陈家的一枚弃子。她强压怒火,厉声道:“想办法递消息给父亲!若再不动,这后宫就要姓庄了!”
老谋深算的陈弘章自然无需女儿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