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于府中暖阁,望着窗外枯枝残雪,心中寒意更?甚。新帝迟迟不立后,反将庄氏母子接入宫中,其意已明。
若庄青娆登上后位,三皇子便成?了“嫡子”,陈家还有?何指望?
于是他先联络交好的群臣,联名上书,恳请追封先英国公?夫人陈阅姝。此招以退为进,既彰陈家不忘旧情,更?是提醒新帝:陈家,出过一位“皇后”,且是陛下结发妻子。
果然,周绍欣然应允,下旨追封陈阅姝为“孝端文?皇后”。这道旨意,让陈家人心下稍定。
趁热打铁,陈弘章联合了更?多朝臣上书,言道:中宫不可久虚,太?子妃小?陈氏,乃孝端文?皇后亲妹,毓自名门,长娴内则,抚育子嗣,宜立为皇后。
奏折如雪片飞向御案。
然而,端坐龙椅的新帝,却视若无睹。他照常临朝,照常批阅奏章,大封群臣,唯独对那些立后奏本,统统留中不发。
这种?沉默,比拒绝更?令人窒息。
陈家的耐心在乍暖还寒中消耗殆尽。
愤怒之下,关?于庄氏狐媚惑主、不堪后位的流言开始在宫外蔓延。
*
勤政殿后殿,地龙烧得极暖,驱散了初春严寒。周绍批完奏折,揉了揉眉心,见一抹倩影端着补汤悄然入内,目光瞬间柔和。
“天寒地冻,跑出来作甚么??”他拉过她的手,触感微凉,便将其拢在掌心暖着。
青娆今日穿着杏色宫装,面容更?添几分清丽。她将汤盏推至他面前,沉吟片刻,抬眼看他,眸光清亮:“陛下,那些立后的奏折,您还是看看吧。”
周绍眉头微蹙,随即舒展:“老生常谈,不必理会。”
“陛下,”她声音轻柔却坚定,“您明知道,这是行不通的。”
最初发现周绍的心思时,她自然是欣喜的,但更多的是清醒后的忧虑。
她倾身为他续上热汤,平和分析:“臣妾明白陛下心意。可太?子妃是先帝赐婚,名分早定。其过又不能告知天下,若陛下就此越她而立臣妾,天下人将如何议论您?如今陈家未敢以先帝赐婚说事?,不过是忌惮陛下天威。若逼急他们,一个‘不孝’的罪名压下来,于陛下圣誉有?损。”
亦有?未尽之言:陈弘章心思深沉,太?子妃非他唯一选择。即便此次不能立后,陈家族中适龄女子众多,宫里更?有?孝端文?皇后留下的两?位皇子做现成?的桥梁。有?他们在,陈家永远有?借口送女入宫。
青娆早在正院失宠后便发现:她的对手已经是整个陈家,唯有?扳倒陈家,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周绍听得她这一番话,心里从?未如此后悔当日向先帝求娶小?陈氏。
可偏偏陈弘章不仅是小?陈氏之父,也是元娘之父。
他将青娆揽入怀中,声音沉闷:“是朕让你?受委屈了。”
他何尝不知青娆句句在理?皇位初稳,此时若因?立后与陈家撕破脸,绝非明智。
且大晋无必立嫡长死规,若将来传位邺哥儿,青娆作为生母,尊荣自然也不会少。只是,想到如今要委屈她,他心中便堵得慌。
青娆依偎他怀中,柔声道:“陛下,来日方?长。臣妾不在乎一时名位,只要陛下心中有?我们,能平安长久,便足够。”
她的“深明大义”,更?激起周绍怜爱与愧疚。他暗下决心:后位可暂予小?陈氏,但恩宠与权力,定要加倍补偿青娆母子。
终于,在陈阅微等得几近绝望时,册封皇后与庄青娆为贵妃的圣旨,同抵潜邸。
*
勤政殿后殿,尚衣局送来的贵妃袍服和头面华美夺目,尤其是那件贵妃礼服,以金线织就鸾鸟暗纹,珍珠、宝石缀饰,流光溢彩。
连见惯了世面的丹烟都低声惊叹:“这……这规制,怕是快赶上……”
她没说完,但青娆明白?。这袍服的用?料和绣工,显然已远超贵妃应有?的份例。
却不知尚衣局的绣娘们也在战战兢兢——只因?当日内侍省透出话音来,叫先按皇后的规制往大了准备,哪知道最后还是册了太?子妃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