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平息一下心情。”
陈潇站在三博研究所的大门口,心里十分激动。
他这次回国后没有直接来找平,而是在黄佳才的破壁实验室里工作一段时间,为破壁计划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他负责的技术已经定型稳定,他觉得可以来见杨平了。
给破壁计划做的那点贡献就当给偶像杨教授的见面礼吧。
“走吧!”
陈潇整理了一下褶皱的衣领,在黄佳才的亲自带领下迈步走了进去。
在前台通报姓名后,蒋季同很快从电梯里走出来,他热情地引领他们上楼。“黄总,陈博士,杨教授正在实验室等你们,他特意交代了,你们一到就直接过去。”
这句话让陈潇又多了几分激动,杨教授在等他?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他更加忐忑,也更加期待。
从电梯出来,进入实验室的大门,内部窗明几净,与他想象中因“土法上马”而可能存在的简陋截然不同。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充满活力的科研气息,来往的研究人员步履匆匆,个个充满激情。
穿过几条安静的走廊,隔着厚重的透明玻璃墙,陈潇看到了那个他熟悉的身影,那是他心中的偶像。
杨平教授并没有穿着白大褂,只是一件简单的深色衬衫,正微微俯身在一个精密的细胞操作台前,专注地观察着显示屏上流动的数据。他的侧脸线条清晰,眉头微蹙,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沉浸在思考中的沉静力量。
蒋季同轻轻敲了敲门,杨平抬起头,目光穿过玻璃,精准地落在了陈潇身上。
那一瞬间,陈潇感觉呼吸都停滞了。
杨平的眼神锐利而清澈,仿佛能洞穿一切表象,他直起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快步走了过来,亲自打开了实验室的门。
“陈潇?欢迎回国!”杨平伸出手,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声音平和,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一路辛苦了。项老和李院长都跟我通过气,说给我们送来了一柄利剑,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
“杨教授,您、您好!”陈潇急忙握住杨平的手,因为激动,声音有些微的颤抖,平时在国际会议上都能侃侃而谈的他,此刻竟有些语无伦次,“不辛苦!能,能来到这里,参与您领导的课题,是我的荣幸!我在美国时就拜读
过您所有的论文,特别是关于三维空间基因导向理论的那篇论文,实在是太震撼了。。。。。。”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表达了自己的崇拜之情,脸上因激动而微微泛红。
“陈博士可不是刚刚回国,他回国有一阵子了,一直在我们锐行实验室一线承担攻关任务,现在他完成了技术攻关,迫不及待地申请来你们三博研究所,我也不敢耽误,这不立刻把人给你送来了。”黄佳才在一旁介绍道。
杨平看着陈潇眼中毫不掩饰的炽热和真诚,笑了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放松:“哪里的话,你在核酸药物递送和CRISPR酶定向进化方面的工作也是走到世界前列,戴维森教授前几天还给我发过邮件,对你的离开表
示非常惋惜,他让我好好照顾你。”
陈潇心里明白,自己那点成绩与杨教授比起来微不足道,自己只是在原有框架内做出一点创新,而杨教授是架构一个全新的框架,以后他的理论将开辟一个全新的学科。
杨平的谦和瞬间缓解了陈潇的紧张,他没想到,杨教授不仅了解他的工作,还能如此精准地点出他研究的核心,甚至于自己的导师也有交流。
“教授您过奖了……………”陈潇有些不好意思。
“来,别站着,我带你看看我们现在正在搭建的平台。”杨平自然地转身,引领陈潇走进实验室深处。
“杨教授,我去唐博士那边看看,问问他在设备方面还有什么需求,你们慢慢聊。”黄佳才将人送到了,适时地退场。
“你去忙吧,唐顺正好要找你聊聊,刚刚还在问你什么时候到。”杨平边往里面走边说,陈潇跟在他的后面。
实验室比从外面看起来更加宽敞,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每个区域的划分十分合理。
所有区域摆放着崭新的、闪烁着金属和液晶光芒的高端设备,一些年轻的研究员正在那些装备前专注地操作着,他们看到杨平,纷纷点头致意,目光中充满了尊敬,随后又好奇地看了一眼跟在杨平身边的陈潇。
杨平边走边介绍,语气平静,没有丝毫避讳,“我们有一部分设备确实被卡了脖子,尤其是涉及超精密仪器和某些特殊生物试剂,全部被封锁了。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他指着一台连接着复杂管线的设备,“这是黄总送给我们
的替代产品,这台设备刚刚安装调试好,其它设备都是国产的,现在我们的设备仪器已经实现了整体更换,这些设备完全可以支撑起我们的研究,单机跟国际顶尖确实存在差距,但是我们的整合能力很强,将这些设备连接成一
体,整体性能并不比国际顶尖差多少。”
陈潇肃然起敬。他在麻省理工白头实验室使用的都是最顶尖的设备,从未想过这种尖端科研还可以用国产设备进行。这种在限制条件下依然迸发出的创造力,让他感受到了与国外那种资源富足环境下截然不同的科研激情。
“太了不起了!”陈潇由衷地赞叹,“这种在极限条件下的创新,本身就是最宝贵的财富,依赖他人只是过渡,我们终究要有自己的平台,大厦不能建立在别人的地基上。”
杨平点点头,目光深邃:“是啊,破壁,首先破的是我们心中的壁。依赖惯了,就会失去自主的能力。现在被逼到墙角,反而可能逼出更根本的突破,所以我们要感谢我们敌人,没有他们的督促,我们不会这么快建立自己的
科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