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
这个地名像一把钥匙,瞬间开启了一段尘封的记忆闸门。
不是工作行程,是好几年前了,在他和Baby的关系还处于朦胧暧昧、尚未明朗的阶段。
一次偶然的、带着点浪漫色彩的约会,就在长沙。
记忆有些模糊,但那个场景异常清晰。他们坐在一家安静的书店里,突发奇想,各自给三年后的对方写了一封信,约定时间寄出,算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游戏。
当时只觉得有趣,带着点少年人的憧憬和玩笑意味。
原来…已经过去整整三年了吗?
时光竟如此匆匆。
一股莫名的牵引力,让蔡徐坤坐直了身体。他伸出手,拿起那个信封。
入手是纸张特有的微糙感。
封口处,一枚深蓝色的火漆印章赫然在目,凝固的蜡油上,清晰地压印着一片羽毛的轮廓。简洁,却透着一种沉静的郑重和私密感。
心念微动,指尖小心地挑开火漆,信封里滑落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纸。
展开,映入眼帘的是他无比熟悉的、清秀娟丽的字迹,属于baby。
【致三年后的坤:】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时间已经悄悄溜走了三年。不知道那时候的你有没有实现音乐梦想?有没有写出让世界为之惊叹的音乐?】
【我总觉得,你的天赋不该只被眼前的舞台定义。世界很大,音乐的殿堂很高。或许…格莱美那个金灿灿的留声机奖杯,也并非遥不可及?】
【以我这个“专业音乐人”的眼光来看,l总有一天,你会让世界听到属于蔡徐坤的声音!你会站在那个让所有华人音乐人都心驰神往的领奖台上!我对此,深信不疑。】
【所以啊,三年后的你,无论遇到什么,都请一定一定,不要放弃你的音乐。舞台是你的生命,而你的音乐,值得被全世界听见。】
【期待有一天在全世界都听到你的歌声,期待看到你拿到那个最高的奖项!加油!】
【落款:杨小颖同学】
字字句句,如同带着温度的清泉,温柔而坚定地流淌过蔡徐坤干涸龟裂的心田。
那些关于音乐纯粹的热爱,关于舞台的初心,关于她毫不掩饰的欣赏和对他未来近乎“狂妄”的期许……
格莱美!这个华语乐坛无数人梦寐以求却步履维艰的巅峰象征,在她轻描淡写却又笃定无比的笔触下,仿佛真的触手可及。
尤其是在这封信的结尾,那个俏皮的落款“杨小颖”,带着三年前那个午后书店里阳光的味道和青涩的暖意,狠狠地撞进了他此刻冰冷绝望的现实。
飘忽不定、被重压碾得几乎粉碎的心神,在“格莱美”那三个金光闪闪的字眼上,骤然停顿。
一股难以言喻的电流瞬间窜遍全身,麻木的血液仿佛重新开始奔流。颓废和迷茫如同遇到烈日的薄雾,被一股从心底深处汹涌而出的、滚烫的不甘和渴望瞬间冲散!
凭什么退出?!
凭什么要被那些躲在阴沟里的老鼠用污水浇灭梦想?!
他还有音乐!还有舞台!还有台下那片为他亮起的、不离不弃的蓝海!还有…那个在三年前就如此笃定他未来光芒万丈的人!
一股前所未有的、近乎蛮横的斗志,如同沉睡的火山被彻底唤醒,在他胸腔里猛烈地冲撞、咆哮!
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蔡徐坤抓起手机,手指带着微微的颤抖,拨通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通,背景音嘈杂喧闹,显然baby正在某个活动的现场。
“喂?”她的声音传来,带着现场特有的回响,但她立刻压低了声音,关切地问,“坤?怎么了?演唱会结束感觉怎么样?身体还好吗?”
“baby,”蔡徐坤的声音不再是之前的沙哑空洞,而是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和重新找回的坚实力量,“我看到你三年前写给我的信了。从长沙寄来的那封。”
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随即传来一声恍然的轻笑:“信?噢!天哪,我都快忘了这事儿了!前段时间我也收到了你写给我的那封,读的时候还感慨了好久时间飞逝呢…怎么了?突然想起这个?”
“你写的信…”蔡徐坤深吸一口气,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重新点燃的火焰中淬炼出来,带着滚烫的温度和无比的坚定,“对我来说,太重要了。Baby,我想…我知道我该怎么办了。”
“哦?”Baby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但更多的是敏锐捕捉到他语气里那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产生的期待,
“说说看?”
她仿佛预感到,那个被绝望围困的少年,已经在那封跨越时光的信笺指引下,找到了劈开荆棘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