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红楼之扶摇河山秦可卿 > 第八百四十八章 家国多荣辱(第4页)

第八百四十八章 家国多荣辱(第4页)

郭志贵在边军打滚数年,军中见闻阅历都有不少,早几日边镇还在传言,残蒙与大周正在议和中。

如今蒙古人违背常理,突出奇兵,连夜进犯关内,九边各镇毫无防备,必定要酿成大祸。

距离东堽镇最近的边镇,便是二百里外宣府镇,这让他送出紧急军情,避免事态恶化的心情,愈发急迫起来。

因鹞子口被蒙古骑队所占,郭志贵只能绕道出关,其中花费了不少时间。

他们出关之后,更是步步谨慎,沿途常遇蒙古骑队活动,每次都绕道躲避,好在都是有惊无险。

只是这般道路周折,十分耗费时间,三人直到初二日落之前,这才赶到宣府镇附近,前后花了二日时间。

郭志贵向宣府镇方向眺望,这一路上的遭遇,已让他心生警惕,对于事态激变越发担忧。

身旁一名火枪兵说道:“把总,我们这一路花了两天时间,蒙古人除夕夜就占了东堽镇。

这两天时间,不知东堽镇那边怎么样,蒙古人如果大军进犯,事情就糟糕了。”

这名火枪兵名叫侯良,出身北地武术世家,一身武艺出众,为人果敢勇武。

侯良两年前入五军营,半年前轮调辽东火枪营,正好排在郭志贵麾下,两人私交不错。

郭志贵知道此行凶险,特地选了侯良同行,有了他这等身手扶助,途中生变也好应对。

郭志贵说道:“我们派出的快马,按照时间估算,今日会将消息送至辽阳城。

大帅只要得的消息,必定会八百里快马,将消息急报神京。

少则四日,多则五日,朝廷初六或者初七,必能得到紧急战报,咱们该做的都做了。

大帅也会派出各路快马,向九边各种预警战情,只是沿途有蒙古骑队阻挠,他们赶不到我们前面。

好在宣府镇眼下一切太平,蒙古人还没有所举动,我们尽快入城通报战情,让他们早做准备。”

郭志贵说罢重新策马,另外两人紧紧跟上,三人三骑向宣府镇飞驰而去,身后卷起一股烟尘。

……

随着残蒙对宣大一线的侵扰加剧,朝廷为对安达汗进行遏制,不仅关闭茶马互事,并且禁绝关内外边贸。

宣府镇不再像往年那样,每日定时开放城门,便于商队出入关内外。

加之前几日兵部发下昭告,大周虽与残蒙议和成功,但安达汗狡诈多变,命宣大一线加强戒备。

郭志贵等人策马到达城下,宣府镇城门紧闭,城头上有不少兵丁来回巡弋,气势肃穆,戒备严谨。

从城门出向北眺望,辽阔荒原一望无际,衰草枯荣,时有相间,天地尽显苍茫。

郭志贵向城头大声通报身份,没过多久城头出现一名校尉,又和郭志贵对话片刻,进一步核实身份。

因郭志贵无朝廷公派文书,乃是危急时刻,自行通报军情,那校尉行事谨慎,又从城头悬下吊篮。

郭志贵又将三人军中腰牌,盖有辽东关防大印运粮文书,全都放入吊篮,以便印证身份真伪。

稍许,宣府镇城门打开,那名城头校尉策马,将郭志贵三人引入城中。

神情严肃问道:“东堽镇粮仓果真被蒙古人抢占?”

郭志贵回道:“我等亲眼所见,千真万确!”

那校尉脸色郑重,说道:“东堽镇离宣府镇不足百里,蒙古人抢夺粮仓,如挥军北上,就会封死宣府镇后路。

没了东堽镇粮仓,军镇粮草后续不继,此事事关重大,请随我去总兵府通报军情!”

几人正要策马去总兵府,突然听到城头一阵喧哗,许多兵丁发出惊呼,紧接着城头战鼓轰鸣,催人心魄。

城下街市顿时一片骚动,人人抬头望向城头,郭志贵和那名校尉,都是脸色大变。

他们不约而同跳下战马,各自向城头飞奔而去,登上城垛向北眺望。

只见极北的地平线上,已漫出一条黑线,那黑线飞快变粗,瞬间蔓延成铺天盖地的兵马狂潮。

轰雷般马蹄声,在风中鼓荡,似要撕破天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