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关注到了这个情况,随即立马开始解说道:
“第38圈,刘易斯的圈速是1分48秒364,而吴轼的圈速1分48秒136,后者又追近了0。23秒。
“此时两人的秒差已经缩小到了1。5秒,但是雨势的情况并不明朗,他们是准备在干胎上决出胜负,还是要进站换胎?
“此时已经有四位车手换上半雨胎,kimi的圈速将备受关注!”
光头胎跑在湿滑的路面上,就像是不锈钢碗放在沾满了水的玻璃上。
要不是轮胎在快速旋转,车有着足够的下压力,感觉有点斜坡车都要滑动起来了。
吴轼的走线已经在变化,原本干胎的赛车线上沾满了其余车辆带来的雨水,抓地力受到影响。
但赛车线外却又布满了橡胶颗粒,沾上之后会更滑。
因此很多时候,他不得不精挑细选,走那些最干、橡胶颗粒最少的道路。
他一刻不停的对轮胎抓地力进行细致管理。
前方的汉密尔顿也变线了,一会儿拐着大弧度的弯来保持弯中速度,一会儿插入内线弯,寻就干地和少橡胶的路线。
他看到后视镜里,吴轼的车忽闪忽闪的,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家伙会不会追得上来。
转播镜头变得忙碌,一会儿看吴轼,一会儿看罗斯伯格。
罗斯伯格刚刚虽然出现了大失误,但随后稳定的可怕。
反而是马萨旱鸭子属性太严重,没出现大失误,弯中速度却奇慢无比,很快将优势还了回去。
第39圈,9号弯后,罗斯伯格压低进弯速度,走了内线,这里的水渍远比赛车线更多。
然而,马萨不敢逾越,走了外线,但出弯时给不了油门,或者说他根本无法精细控制这个行为。
簌簌!
罗斯伯格控制油门,极端的牵引力控制让车辆加速度远胜于马萨。
唰!
直道上,一步慢步步慢,没有借助drs,罗斯伯格也完成了对马萨的超越。
显然,随着雨越来越大,有着旱鸭子属性的车手也越来越不是雨战强者的对手。
第40圈,吴轼和汉密尔顿的秒差缩小到了1。25秒。
“吴轼远比汉密尔顿更快啊!”
“他是怎么做到的?感觉他给油给的太猛了。”
“这就是年轻人啊!初生牛犊不怕虎,能踩就往死里踩!”
“再这么跑下去,要不了几圈,吴轼就要进入汉密尔顿的drs了。”
兵哥和飞哥正说着的时候,汉密尔顿的tr响起。
汉密尔顿:“我感觉路面似乎有些干燥了,后面不会有雨了吗?”
梅奔:“现在的是小雨,还有云层在飘过来,还会有场雨,雨势预计会变大不少。”
汉密尔顿:“吴轼现在和我的秒差是多少?”
梅奔:“1。423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