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已经占据优势的维特尔非常写意,在入弯前向着左侧一带。
其留下的空间仅够一辆车过去,但要过去,必然压到赛道左侧的白线,稍不注意,还会压到白线外的草坪和泥土。
在这种刹车区里去压白线和草坪、泥地,那是觉得命长。
因此吴轼也只能跟着维特尔的节奏进行减速。
维特尔向右进入1号弯。
红色拉法指向弯心的时候,其行车线将阻挡内线两辆梅奔。
罗斯伯格占据着最内线,减速更加迅猛,逼得后方里卡多锁死。
随着维特尔到达弯心,罗斯伯格挤入了最内线,也获得了一定的通行空间。
唯有汉密尔顿,被两辆车夹击之下,速度起不来,更慢了。
吴轼抓住时机,在外线进弯,略微超过了被挡的汉密尔顿。
此时前排的格局并没有因为1号弯入弯的结束而彻底定下,混战中格局依然混乱!
吴轼顺着维特尔的线路一路加速。
大型回头弯中,完全被逼在内线的罗斯伯格相当吃亏。
而没有行车空间的汉密尔顿更惨,只能跟在罗斯伯格后面,从内线绕“u”弯。
等到进入直道,全优地位的维特尔获得了最好的加速空间。
呼吸之间红色跃马的速度就已经提升到其余车辆难以匹敌的地步。
维特尔一脚带开了。
同样有空间的吴轼,却因为跟车而必须要反应慢一拍。
所以加速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时机。
罗斯伯格的加速更为迅猛,拼死了轮胎,极早就开始加速。
梅奔引擎嘶吼,他的速度也提升的十分迅速。
吴轼从出弯时落后他一个前翼空间,到直道上已经落后了一整个车身。
他也是拼尽了一切的加速冲刺。
不算短的全油门路段,在几位车手这里却好似完全没有计时一样,2号弯下个瞬间就到眼前了。
领先至少一个车身位的维特尔立即从左侧向着右侧变线。
他有足够的空间、时间进行外内外的最优行车。
而吴轼的右侧却受制于罗斯伯格,以及紧跟在罗斯伯格身后汉密尔顿。
他只能继续维持在赛道左侧,从内线进弯。
内线进入“u”弯,必然会吃亏,就跟罗斯伯格一样。
最主要的是,这tm还是威廉姆斯所不擅长且最不稳定的“u”弯。
吴轼为了保持领先,贪了尾速,然而亨格罗林是哪儿?是想贪就贪的吗?
情急之中大脑的错误判断让吴轼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嗤呀!
他和另外两辆梅奔先后出现轮胎锁死,看来大家都在拼尽所有的争夺!
只是他被挤到了非常难堪的线路,再加上威廉姆斯车身的偏移性质。
他无暇去利用快速精准点刹带来的最理想刹车,只能用力刹车,让轮胎锁死,剧烈减速,才换来了适合的入弯速度。
入弯时,他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管其余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