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仍旧因为推头,不得不向右侧压到更多的路肩。
这会影响速度,却可以更好地过弯,有利于出弯节奏。
1号弯中,左轮压在弯心的路肩上,整辆车抖动了几下。
弯心一过,立即可以开始加速。
前轮优异的转向,加上刚刚后移的刹车配平让后轮温度上来,整辆车出弯时显得非常灵敏。
吴轼将赛道利用到极致,光是这个加速,就能够弥补不少入弯时的不足。
紧接着的2号右手弯,吴轼的手非常忙,前轮需要温度。
咔嗤嗤!
整辆车向右压上路肩,左边车轮都几乎要甩出白线,现在的车子几乎是骑在路线上飞驰。
轮胎能够感觉到此时的抓地力非常怪异。
不过吴轼确认,在弯中车辆不会出现失控。
他大胆的去加速,但刚刚离开路肩就不得不减速,准备进入3号弯。
因为转向和轮胎问题,这里就没有办法去完全吃住弯心。
然而他对于赛车的极限把控,让他能够在出弯的时候与右侧的护栏擦肩而过。
又能在红白路肩上抖了又抖,却丝毫没有沾染护栏。
几次惊险的控车都让人几乎窒息!
4号弯是个假弯,这段只要继续加速,并在5号弯临近前变到左边的边线。
因为是新铺上的沥青,所以还有一些滑。
而为了更好的进入5号右手弯。
吴轼从一开始就把赛车放到了极左的位置。
刹车平衡、差速器几乎同一时间需要调整。
左轮碾过白线后压在白线外的沥青上,抓地力和赛道内侧有轻微的差别,却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这样往左边的变动一直要持续到路肩出现的位置。
这个时候他整辆车已经压到了道路的双黄线,又靠近护栏了。
这是其余车手完全不会驶入的位置。
而吴轼在之前感受过,这里是可以借用的空间。
他从极左侧压过路肩回到赛道狠狠冲向了5号弯。
因为足够多的空间,让他终于可以在弯中保持更好的速度。
至于出弯,这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一切都在预测之中。
赛车左轮将压上赛道左侧的路肩,并且无限接近左边护栏。
呼啸的风在其中回旋,飞驰而去的f1引得护栏、铁丝网震动不停。
摄像机画面也跟着抖动了几下。
“嘶,太极限了吧!”
“赶紧已经撞上了啊!”
精彩的画面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难道说吴轼有机会挑战杆位?”
“先看第一个计时段的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