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直道drs区,威廉姆斯的速度优势能够发挥出来。
可是代价是轮胎温度出现波动。
而这里的直道末端就是第2段计时点开始的地方。
“喔喔,吴轼第一计时段不比维特尔之前慢!
“吴轼真的有能力带着一辆威廉姆斯调整整整一秒钟的差距吗?!”
解说惊呼。
接下来的7、8、9、10号弯共同组成了“w”型。
为了弥补车辆的不足,吴轼只能够借用更多的赛道空间来进出7号弯。
他舍不得浪费太多进弯速度,所以前轮的刹车占比早早后调。
嗤呀!
艰难和前轮抓地做着抗争,赛车横移后几乎将轮胎都挤压轻微变形。
不过这总算是过来了!
在8号弯前,赛道地面颜色由浅变深,两段不同的沥青道路抓地力也有差异。
面对这个情况,吴轼不得不借用更多的左侧空间。
压过路肩之后又需要非常小心,不然就会撞上左边的护墙。
然后是9号弯,这里出来之后又要注意右边的护墙。
这几段弯道,吴轼几乎将轮胎扔到了护栏边上。
可惜导播并没有锁定吴轼第一视角,错过了这几个精彩的镜头。
9号弯后将迎来一个大直道。
这里仍然是威廉姆斯发挥的地方。
吴轼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
可直道之后就是挑战!
末端的剧烈减速,再度让吴轼手不得闲。
威廉姆斯向左艰难拐入10号左弯,出来时还有滑动,显然速度有些超了。
其实这里右侧的赛道空间非常宽阔。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赛车去侵占右侧的空间。
因为紧接着的是今年更新的赛道段。
车辆不得不先往左边打转方向,再往右边进入11号弯。
如果向右过多占用空间,必然导致11号弯错过。
也正是这里不太好处理,让吴轼也没能注意到刚刚的滑移。
通过11号弯后立马可以开始加速,可是在桥结束前又要减速进入13号弯。
这里操作更加别扭。
从13号弯出来就是第二段drs了,在这里将直接冲向14号弯,并进入第三计时段。
每当进入直到威廉姆斯催使引擎疯狂嘶吼,仿佛要榨干所有马力。
而在临近14号弯的时候,吴轼非常晚的刹车,总感觉轮胎表面要磨出白烟来,却又没有大股烟雾飘出。
看到这里威廉姆斯众人的拳头都拽紧了。
因为前两个计时段,吴轼都和维特尔第1次飞驰的时候差不多。
如果这圈顺利飞完,那么吴轼很有可能去挑战今晚的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