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包产到户了,但村里穷的人家,那还是在继续受穷,叶宁今天在牛草湾三大队待了大半天,已经看到好几个在深秋只穿着一件破单衣,光着屁股蛋在外面晃悠的小孩子了。
“这路回头是要通车的,路基垫好后,回头我还要在上面铺上一层小鹅卵石,听顾骁说河边就有很多,我还想请你找人帮我捡鹅卵石,不过这活简单,工钱就高不了,我想着暂定一背篓的鹅卵石两分钱。”
路面上铺鹅卵石,主要是为了避免下雨地面泥泞,再一个捡鹅卵石这活简单,老人小孩都能干,也算是让村里人多个进项。
周新文自然是能想明白叶宁的用意,两分钱虽然不多,但是就村里这些半大孩子,只要勤快,一天捡个四五背篓还是不成问题的。
一毛、八分钱看着虽然不多,但要换成粮食,也够买大半斤米了。
就是村里那些五六岁的小孩子,一次捡一小篮子,多跑一趟,也能挣到买糖吃的钱了。
至于收鹅卵石和给孩子们记账发工钱的人,叶宁觉得周奶奶就挺适合的,回头在山脚的空的上搭个草棚子,收来的鹅卵石就堆在山脚,也不影响什么。
现在周顺弟窝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在养猪种菜之余,再兼职收一下鹅卵石,想来也不是什么问题。
不说别的,就冲着叶宁给她发工资这一点,周顺弟就拒绝不了了,不是真缺那份工资,而是人一旦上了年纪,就最希望自己还能有点用。
大致安排好村里修路的事情后,叶宁让顾骁跟着自己去了镇上。
从储蓄所取了五万块的现金后,想着后面还要收鹅卵石,叶宁又换了一千块的分票和毛票。
叶宁将五万块一千块的现金交给顾骁后,还不忘叮嘱道:“这钱你先拿着,用完再和我说,工具和粮食我明天就去想办法,回头还是让人放到大坑里,你辛苦一下找几个嘴巴严的人运下山。”
顾骁点了点头,一脸郑重地接过钱。
今天时间太晚了,叶宁是来不及回现代了,只能在招待所过夜,今天她隔壁住了客人,好像是上面厂子来纺织厂出差的,屋子隔音不行,隔壁一群人进进出出聊天到很晚,连带着让她都没睡好。
每到这种时候,叶宁就想什么都不管了,先赶紧在这边把自己落脚的房子建好。
乐阳镇的住房确实紧张,家家户户都住得紧巴巴的,让叶宁想拿钱暂时买一处房子过渡都找不到房源。
第二天一早,叶宁就收拾好东西上山回了现代。
水果加工厂那边已经投入生产了,马玉书和叶卫明此时都没有在家,叶宁给两人打了电话,说了自己回来的事情后,就开着三轮车去镇上大采购了。
也多亏叶宁在现代生活的也是个小镇,今天正好赶集,十里八乡的铁匠都会在这个时候到镇上摆摊,叶宁一家一家买过去,捡着锄头、镐子、锯子等工具,零零散散买了一百来样,回头给修路的工人分一分,暂时应该也够用了。
这些摆摊的铁匠倒是很久没有过这么好的生意了,一下子把手里的存货都卖得七七八八了,心里也是高兴得不行。
卖完工具后,叶宁又去批发市场买米面,三轮车太小了,她来回跑了好几趟,才暂且买够了一千斤米和一千斤面粉。
眼下还不知道周新文准备招多少人,叶宁也没一次性买太多的粮食,先把这两千斤粮食和工具放到了坑里。
至于工人们吃的菜,鲜肉放不住,叶宁只能买腊肉,这玩意儿价格又比鲜肉贵,一次买太多了也不划算,就先买了七八十斤。
先前在牛草湾三大队的时候,叶宁已经和周新文说好了,让他家的四个女眷帮着煮工人们中午的那顿午饭。
因为只做午饭,叶宁给的工钱也不高,一人一天五毛钱。
不过周新文家里的男丁都是个顶个的壮劳力,回头肯定也在修路的名单里面,昨天晚上算完自家修路这段时间等赚到的钱后,饶是活了大半辈子的周新文,都激动得到后半夜才睡着觉。
对于自家能有这份造化,周新文也知道这全靠顾骁帮忙说合,要不是有对方帮着说话,叶宁这样的华侨压根就不可能认识他。
知道自家因为顾骁即将要赚到一大笔钱了之后,周媛等人对顾灵的态度也转变了不少,第二天她和堂弟妹还特意去叫顾灵一起上学了。
别看顾灵看着挺没心没肺的样子,其实心里是很想和同龄人一起玩的,因为周媛的亲近,她连上学都积极起来了。
叶宁让顾骁帮着自己修路,给顾家带来的改变远不止顾灵这一件,村里那些听到风声的人,现在见到他后都是满脸赔笑着,就是想着他连华侨都认识,还能帮着华侨修路了,以后肯定是有大造化的,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无视他了。
这些顾骁以前做梦都想得到的平等对待,等真的达到后,他心里竟然没有激起半点波澜。
没办法,现在顾骁实在太忙了,他要练车,要跟着尤利民跑砖瓦厂买砖买瓦,其他时间还得按照叶宁的要求慢慢翻果园的地。
那可是差不多一百亩地,就靠顾骁自己,都不知道要忙到猴年马月,他知道对于这些地叶宁后面肯定是有安排的,按照对方的行事风格,大概率是要花钱请人帮忙翻地挖坑的,本着现在自己多干一点,后面就能少花点钱的想法,他也是一个劲地低头蛮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