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我家木门通七零 格格党 > 第81章(第2页)

第81章(第2页)

叶宁自然没忘记自己的果园,买完粮食和工具后,她又去卖了两根金条,然后在网上下单了一大批尼龙防护网。

因为叶宁要的数量多,厂家也给了她一个十分便宜的价格,饶是如此,两万五千米的尼龙防护网,也花了她近三十万块钱。

就这还是在她削尖了固定用的铁桩,准备回头用木棍或者竹子代替的情况下。

想到加上顾骁那五亩足有一百亩的果园,叶宁又在二手网站上买了两辆烧柴油的老式手扶旋耕机。

至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有没有旋耕机这一点,叶宁还是特意查过资料的,在她这边,配合拖拉机使用的旋耕机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了,国外的技术则更加先进一点。

因为她有个归国华侨的身份,弄出两台旋耕机倒是不算出格。

这次叶宁没急着回去,而是准备等尼龙网和旋耕机都到货后再过去。

另一边顾骁手里有叶宁给的钱,第二天又带着周新文的两个儿子分几趟把粮食和工具运下山后,就直接去和周新文商量起了开工的事情。

周新文当即就敲响了老槐树上挂着的铜锣,召集村民们开会。

村里好些个人都听说了上次来找顾家小子的漂亮姑娘是个有钱人,要请人做工。

等周新文正式宣布叶宁要修路,不但开出一天一块钱的工钱,中午还包一顿饭后,大家高兴得都快疯了,家里有符合条件壮劳力的,当即就找他报名了。

为了对得起叶宁开的工钱,周新文招工要求的是十六到四十岁的壮劳力,超过这个年纪的,干活就没有那么有效率的。

很多年纪小或者年纪大的,散会后都跑来找周新文求情:“我家石头虽然才十五岁,但是他力气大大家都是知道的,之前收红薯的时候,他一担能担上百斤的红薯吗,这一点队长你是知道的,你就不能通融通融,让我家石头也进这个施工队吗?”

有人开头后,后面反对的人就多了:“就是,我今年刚四十一,正是精壮能干的时候,你怎么能不要我呢?”

“我今年四十五,之前上工都拿满工分的,你凭啥不要我啊。”

周新文被村里人围着,你一句我一句的,吵得他头疼,最后他只能一摆手道:“这是我说了不算,叶小姐是顾骁带过来的,你们想去上工,就去找顾骁,只要他同意,我就在名单上算上你们。”

在货真价实的钞票前,村里人心里那点别扭都不算什么了,还真有不少人带着礼物找到了顾家去。

村里人的人礼物,无非就是几把地里的菜,几个自家攒的鸡蛋。

顾骁知道叶宁急着完工,也没把要求卡得太死,他之前就跟大家一起上工,这些找到他求通融里面确实有不少干活卖力的,但凡是能用的,他都松口让周新文加入了。

至于那些平常上工就爱偷懒耍滑磨洋工的,顾骁可不管他们怎么哀求,说不要就不要。

最终,周新文在本队挑选了七十个青壮年,顾骁数过工具的数量后,又从隔壁大队找了三十个口碑好的青壮年,凑了个足有一百人的施工队后,就浩浩荡荡地上山开始砍树、挖土、铺路了。

第106章能休息,还能照常拿工……

第一天施工队的大部分人员都在山脚砍树,顾骁作为主要负责人,和周新文带着队里另外两个干活的好手,带着炭笔和麻绳上了一趟山。

山路不比山下的土路,考虑到后面要通车,太陡峭的地方得挖土消减坡度,一些山洼处要填土,顾骁他们山上查看一趟情况,才能最好的避开一些地势陡峭,或者地面都是石块,施工起来难度大的路段。

后续施工队才好按照他们定好的路线挖土修路。

叶宁修这条路,娄爱民等一干领导也是给她大开方便之门了,从山顶到山脚,只要是修路需要,山上的树她就可以随便砍。

敲定好路线后,周新文手持喇叭,声音洪亮地给大家做起了动员:“乡亲们,叶小姐信得过咱们,才给我们开了这么高的工钱,今天是我们动工的第一天,我先给大家说个好消息,中午大家的伙食是韭菜鸡蛋馅的饺子,我家那口子带着儿媳妇们亲自和馅擀的的皮,东家厚道,咱们也不能掉链子,工期紧、任务重,我们都加把劲,叶小姐说了,要能在二十天内完工,她还给大家发奖金呢!”

听了周新文的话,众人齐声应和,一个个巴不得把手里的锄头和铁锹轮冒烟。

顾骁上午在村里守着,下午就要去镇上跟着何爱军学练车。

他是个做事负责的人,只要在村里,就肯定会拿着工具上山跟着大家一起干活。

周新文也是个做事可靠的,他虽然干不了多少力气活,但是随身带着个小本子,一刻不歇地在施工队里查看情况。

“老四这么大块石头哪能硬撬,再来几个,用錾子把石头敲开后再敲,石头留着,回头凿成小块铺路用,李山你砍树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先在背面据出个缺口,树倒的时候先吆喝一下,别砸到人了。”

以前农闲时周新文就组织过村里人开荒,修沟渠,修路也是差不多的流程,对他来说,都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