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笑道:“陛下没有错,是他们的错,他们不该看穿。”
是日,朱昱修在太液池畔分别召见左右丞相,完成了皇帝生涯中第一次劝和。
*
傍晚,阁中官员都没有走,等着两位丞相进宫面圣的结果。
林佩走进大堂,手里拿着陆洗刚上的奏疏。
他故意松开几折拖得长长的,叫人看见印信,但又只露背面,不叫人看清里面的字。
宋轶提着漆盒经过,被当堂叫住。
“宋参议。”林佩道,“又给陆大人送饭呢?”
宋轶停下脚步:“是。”
林佩道:“陆大人上的奏疏,陛下驳回来了,你顺便带进去吧。”
宋轶皱眉:“什么?”
林佩把奏疏甩在漆盒上,指尖轻点盒盖:“以后你要在行文规范方面多下点功夫,不要都指望温参议帮你核对校正,耽误我们一点时间事小,害得陆大人御前失状,事就大了。”
宋轶连忙低下头,钻进右侧屋。
郎中、舍人看到这一幕,各自找事情做。
林佩走到温迎的案头,见公文书卷井井有条,印章笔墨整齐有序,面露欣然之色。
温迎笑道:“大人总算平安回来了,我担心一天了。”
林佩道:“你着实辛苦,明天想不想出去走走?”
温迎道:“可是还有一些没处理完的事务。”
林佩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扔给宋轶干,他这两天没得跑。”
话音刚落,便听见右侧屋摔破了一个杯子。
啪!
——“大人息怒,下官这两天住在阁中复核之前所有的蓝批。”
宋轶的声音传来。
阁中众人忍俊不禁。
温迎笑了一下,问道:“大人明天打算去哪里?”
林佩拉开椅子坐下,看着门口小吏点灯,慢条斯理地说道:“工部的军器局、龙江提举司、户部新开张的那个叫……”
平时为右侧屋办事的一位舍人提醒道:“宝钞提举司。”
林佩道:“嗯,还有龙江盐仓批验所。”
温迎道:“这么多地方一天走得完吗?”
林佩道:“明天走不完,后天继续走,让礼部仪制司和吏部文选司各派一人来。”
温迎的神情逐渐严肃:“大人,发生什么事了?”
林佩道:“没有什么事,就是走一走看一看。”
温迎道:“是。”
*
林佩用半年时间铺设好调整税制的道路,意在改善底层民生,稳固大厦之基,待这第一件事已步入正轨,他紧锣密鼓地开动了中兴之局的第二事——完善科举文选,纠偏底层上升通道。
翌日,天气晴朗,艳阳当空。
官船从秦淮河往西北开,经过京城以外大片的仓库和军营。
林佩让随从发放遮阳用的大帽。
他是算好人数的,但没想到方时镜和杜溪亭两位尚书都来了,就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