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权臣成双 又生 > 4050(第22页)

4050(第22页)

朱昱修吸一口气,正色道:“礼部。”

方时镜稳步走到御前:“陛下,臣礼部尚书方时镜。”

朱昱修道:“古人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你就是朝廷的这面镜子,二百万两银若是不够,再问户部要。”

方时镜袖子轻颤,老泪纵横:“臣万死不辞。”

林佩起身,顺手扶起方时镜,回头看了于染一眼,退至文官队列之中。

此方唱罢,彼方登场。

陆洗预咳一声:“陛下,臣也写了述职的本子。”

朱昱修看见陆洗,神色立即放松下来:“你读吧,朕现在好好听。”

陆洗道:“臣没有什么太大的功绩,就是挣了些钱。”

朱昱修道:“多少钱?”

陆洗道:“合计一千万两。”

朱昱修呵欠打到一半,捂住嘴道:“多少?”

陆洗道:“工商税七百余万两,杂色收入三百余万两,合计一千万两,陛下。”

这句话说完,满朝文武的脸色都有些变化。

阜国自建国以来重农抑商,工商税一直只占财政收入的三成,陆洗所奏的一千万两虽然仍不如农业税,但体量已达到农税的一半,比往年多出一大截,可谓前无古人之新举。

陆洗打开奏本,开读正文。

北方开放贸易,广宁、哈密两条线上关税进项二百余万两,浙东、江宁、大湖三处织染局丝绸贸易进项二百余万两,盐商、茶商、冶商、船钞商、香商、蜡商等进项二百余万两。

官私合营制度的推行极大地活跃了民间市场,配合大阜宝钞的发行取得了惊人的成效。

陆洗的行文不如林佩,其中直白的句子是他自己写的,文采斐然的则是找人代写的,能听出拼凑痕迹,但无论瑕疵再多,终也掩盖不住一千万两进项的光芒。

“陆相真是全才。”朱昱修惊喜道,“邦交在行,兴工也在行,干一事成一事。”

陆洗道:“臣年初夸下海口,要让国库盈收在三年之内翻倍,这只是一小步。”

朱昱修道:“朕也有事要问你。”

陆洗道:“陛下请问。”

朱昱修道:“朕听说抄没郑国公府时发现了大批金银珠宝,数量有多少?”

陆洗微笑:“陛下明察秋毫。”

他心中觉得不公平,凭何小皇帝和林佩唱的是戏,给他的却是一只不怀好意的钩子,但很快他又从小皇帝的语气之中辨识出了一丝欲盖弥彰的偏宠,于是夹起尾巴,不再邀功。

朱昱修等了等,发现没有下文,继续问道:“数量有多少呢?”

“陛下,臣记得报的是……”陆洗抿一下唇,作出回答,“折白银十万两。”

朱昱修一笑:“他这辈子若只贪墨十万两,那好像有点冤枉啊。”

陆洗道:“是少了,这只是府上,还有几处庄园尚未统计,臣尽快再给陛下报一个数。”

朱昱修道:“不必了,把这笔钱添作腊赐,是多是少,你自己斟酌。”

陆洗领旨。

一提起腊赐,文武百官齐呼圣明。

中书省之后,五府、六部、九寺、地方官吏按顺序奏事。

朱昱修安坐龙椅之上,看着殿外飘飞如絮,用慵懒的语气答复其余臣子。

他对自己今天的表现已经很满意,虽也有一时意料之外,但左右丞相没有再当着面吵架,连一句拌嘴的没有,这就算是劝和了。

兴和元年年末的这场朝会,喜报频传,百花齐放,终以祥和的钟声收尾。

经过两年休养生息,阜国国情悄然好转。国库岁入较前年增长三成有余,物价平稳,民生改善;秋收粮仓充实,可支半年之用;邦交稳固,边关已三月未闻战事,贸易日渐繁荣;广南政通人和,版图统一,渐显盛世气象。

*

热门小说推荐

寻宝神瞳
以闪电之名寻宝神瞳
...
无敌剑魂
铁马飞桥无敌剑魂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