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权臣成双 又生 > 8090(第13页)

8090(第13页)

“别急,它这会儿还精神着呢。”陆洗坐在树下,岔开腿,笑了笑道,“等三天,等它饿得没力气了再抓进笼子,那样才不会受伤。”

翌日,晨曦穿过雾凇照在冰冻的溪水,洒下斑驳金光。

陆洗沿着小溪搜寻附近的村落。

侍卫跟在陆洗后面,看见那袋子里装着的三个罐子,虽然不解但不敢问。

陆洗没有解释,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

正如林佩预言的那样,他真的完全记不清四方镇的样子了,此刻他只是想走一走看一看,回忆仅存的一点与家人共同生活过的痕迹。

娘亲曾唱着乡谣哄他入眠,父亲为他打造过一把小稍弓,他的姐姐在他病时熬药喂他喝……

到处是断裂的房梁、坍塌的土墙和破旧的窗柩。

一处井台边歪着一只开裂的木桶,铁箍早已锈成粉屑。

陆洗捡来树枝生起火,再往骨灰罐里装进一抔雪,放上去烧。

雪块渐渐融化。

陆洗拿起罐子在手中捂了捂,仰头把雪水倒进喉咙。

侍卫看到这情形都愣住了。

“右相,那,那是……”

“是个骨灰罐,可用来烧水喝也挺好。”陆洗笑一笑道,“这还有两个,给你们要不要?”

侍卫连忙摆手离开。

陆洗眼中的笑意淡去。

他抬头仰望雪山。

儿时看那座山觉得无比雄伟,可现在他知道那不过是乌兰山的几道余脉。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三个骨灰罐被埋在山林间的不知处。

第84章回朝

数日后,白虎的嘶吼转为呜咽。

当铁链再次哗啦作响,它垂下头颅,在人的驱使之下钻进笼子。

陆洗带着猎获回到迤都。

他心中复仇的烈焰已被风雪扑灭,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股更加清晰的使命感。

北疆初定,急需治理。鞑靼城主留下的旧规矩过于野蛮,只把百姓视作奴隶、把奴隶视作牲口,是非改不可,但这种情况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因为民众已经失去了对统治者的信任,且脱离王化已久,大部分不识字不懂法甚至语言也不通,对他们好言好语的解释可能换来的是一顿**,又只能依靠皮鞭才得以维持秩序。

阜国现在所施行的地方三司制度建立在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之上,是为防止地方官员特权过大而形成的,而北疆现在的情况是农民吃不饱穿不暖、随时可能和官府爆发冲突,根本无法和国家现存的制度接轨,需要特别对待、特别处理。

第一件事就是要建造出像样的房屋、田地和道路,让农民先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他愿意成为点燃火种的人。

回朝之前,陆洗临时给沿途的六十余座城池编了一套简单的法则——军民合治。

他把城中尽半数的奴隶释放为平民,并用武力镇压了奴隶主的反抗。

每城划分十二坊里,一半安排军户定居,实施军屯制度,每丁二十亩地,平时耕种,战时出征;一半安置百姓,每户分配五十亩田地,由他从直隶、河中调来的官员负责教化。

这批官员是平辽总督府直接呈吏部征调而来,全部深得他信任。

同时,他开始筹谋下一步的行动,包括以军带民开采铜、铁矿,建造军民两用的冶署;以战备粮为本发行垦荒券,调整年息,鼓励关内流亡百姓回归故地,拉动人口增长;从直隶、晋北、辽北起差人工修建道路等等举措。

大军班师之日,队伍走出城门。

闻远道:“陆相你看,城中百姓在为我们送行。”

陆洗打马而过。

百姓们挤在大道两侧,有的捧着新蒸的馍馍往士兵手里塞,有的踮起脚尖张望寻找自家儿郎的身影。

一句熟悉的曲调忽然从远处传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