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权臣成双 又生 > 100108(第20页)

100108(第20页)

贺之夏道:“北方军需开支过大,需要削减。”

林佩摸过书案:“听你的口气好像有为难之处。”

贺之夏一声叹息,说道:“林相,现在功还没庆完,兵部若突然开始裁军,北境那二十万大军的将领必会反抗。”

林佩道:“好,那我再宽限两月,等年关一过便开始。”

贺之夏道:“恐怕还是有些紧张,这……”

林佩转过身道:“这也不难,但凡有人敢反抗,立刻呈奏陛下,请旨降罪。”

一日之内,中书省有了主心骨,各部恢复运转。

*

兴和六年的正旦如期到来。

陆洗被封为赵国公,成为继开国四大元勋之后唯一一位破例加封的公爵。

闻远、董成、李虢、张斌被授予军功,其中不少人是第二次领赏,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原先上贺表给陆洗请功的京中官员和各地封疆之吏没有一个得到赏赐。

伴随着林佩那边大张旗鼓的收权裁兵,一场悄无声息的裂变开始了。

出宫的大道上,怨气从三三两两的官员之中弥漫开来。

——“同样是为北伐卖命,凭什么只有上前线的才有奖赏?”

——“我们出的钱不是钱,我们出的力不是力吗?”

关于朔北裁军的风声也刮到了各地。

闻远、张斌等人谢恩领赏,自觉交出军中籍册,可是董成、李虢等另一伙人不赞同,认为朝廷的这种做法无异于卸磨杀驴,太不讲道理。

董颢进宫探视董嫣。

董嫣依然爱侍弄鲜花。

一盆金孔雀摆在榻边。

一片片花瓣如一根根翎羽展开。

“这回裁撤平辽总督府好像是陛下的意思。”董颢的态度一半是责备一半是试探,“董成那小子年轻气盛不肯交权,我拿不定主意,所以来向太后求教。”

“还记得我对你说过的话吗?陆洗是个有本事的人,可即使他再有本事,飞得再高再远,总一天也要停到地上。”董嫣笑了笑道,“眼下就是我们这些苍耳子换地方生根的时候。”

董颢会意,去书劝董成上效忠疏表明配合皇帝的决策。

值此多事之秋,这位退居后宫已久的女人再次站出来用一两句轻描淡写的话拨开了笼罩家族的云雾。

贺之夏、于染为此也到一味斋找陆洗,却只讨到一碗茶吃。

二楼雅间的屏风已撤去半边,露出墙上几道常年挂画留下的浅痕。几个伙计正在打包搬运锅碗瓢盆。

陆洗虽露了面,但只谈风月,没有提任何要求。

贺之夏、于染猜出陆洗的意思,才刚出门又回到茶桌上。

窗轩大开,里外透风。

“怎么又回来了?”陆洗笑叹口气,捅破纸道,“我是将死之人,陛下和林相他们商量好的,先把我架空,等朝廷收回朔北地权立即就要动刀,你们赶快把家产都清一清,保全自己要紧,别再学外面那些人给我火上浇油。”

于染道:“陆相,我于齐光在这户部任上十余年,起初你没来之时吴老丞相一直不待见我,先太子、先毓王相争也一样没有伤到我一根毫毛,那是因为我手里捏着宫里的一本账,他们罚我的俸禄、罢我的官可以,但若是想伤害我的性命连累我的家人那是绝无可能。”

贺之夏见于染交了底,也真情流露:“既然于尚书都不怕,老夫这年近花甲之人更无所畏惧,也不说什么扭转局面的大话,若你被弹劾获罪,我与你共进退,也不枉豪情一场。”

陆洗抱拳道:“都说官场无朋友,陆某能结识二位朋友,此生无憾。”

北风日紧,京中树木在风中的姿态各不相同,银杏叶簌簌飘落,青松依旧挺立,而梧桐早已枝桠嶙峋,正如这朝堂之上有人随风俯仰,有人宁折不弯,有人吵嚷,也有人蛰伏待命。

最先按捺不住的是地方官员。

正月,湖广布政使为修路以“盐引抵兑”发行官票;河中数州借口“备荒积谷”印开荒券;

二月,辽北连着三处卫所隐瞒情节,以“修缮驿道”售卖路引;湖州知府假托“织造贡品”,与绸缎商合发桑田兑票、以“兴办官学”收束脩等行径不胜枚举。

虽然不是陆洗的授意,但这些官员不约而同地效仿他的手法弥补未能从北伐的成果之中分得的一杯羹。

与此同时,奏报一封一封像那出《渑池会》中的拍板在文辉阁传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