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阶烛火的热浪升起,很快模糊了视线。
凤眸中蓄起泪水。
他在万人之上享受万丈荣光,却没有人再能看清他眼中的泪光。
朱昱修抿一抿唇,坐直身子。
“陛下!”陆洗笑道,“罪臣去也!”
侍卫把人拖起来。
铁链划过金砖。
那袭白衣越来越远。
朱昱修猛然起身:“右相!”
泪水滴落。
人影已消失。
林佩的脖子冒汗,眼前昏花,踉跄了一下。
“大人。”温迎连忙扶其归位,“已经结束,再坚持坚持。”
张济良也凑近关切:“林相,听闻近来你的不寐症加重,咳疾也反反复复,要注意身……”
林佩淡淡一笑,按住这个人的手腕。
张济良道:“下官听候吩咐。”
林佩没有说话,只是看了张济良一眼。
这一记眼神有千钧之力,像是在告诉对方——云开犹有更高处。
张济良咽了口唾沫,躬身退回原位。
三月十五的朝议结束。
百官走过金水桥时,天空中飘下雨丝。
——“下雨了?”
——“可这天上还出太阳呢。”
——“晴雨,是晴雨啊。”
金线银丝交织,琉璃瓦上溅起晶芒,汉白玉大道浮光游走。
朱墙青甍如釉色新开,铜兽金环被洗得锃亮,一道虹霓忽跃殿脊,恍若天宫遗落的彩绦。
第107章状元卷
兴和六年风调雨顺。
北京作为都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愈发显现。
北方边境安定,蒙古各部纷纷归附,定期遣使朝贡。朝廷重开互市场所,蒙古贵族子弟前来学习中原礼仪文化,边塞军民和睦相处。
朝廷轻徭薄赋,税制合理,百姓负担减轻。江南鱼米之乡丰收,漕运畅通,京城粮仓充盈;各地手工业兴盛,丝绸、瓷器远销海外,工商收入同比增长近一倍。
与此同时,各地官学、书院讲学之风盛行,科举取士公平严格,寒门学子有机会入仕。朝廷修订律法,执法公正严明,地方官员不敢肆意欺压百姓,冤诉减少,社会秩序井然。
百姓安居乐业,士人奋发进取,商人往来无阻,边疆稳固安宁,阜国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气象。
春去秋来。
天空澄澈如洗,几缕薄云浮在湛蓝天幕上,像被风揉散的棉絮。
初阳穿过长安街两侧牌楼在石板路投下光影。
拐角处有一家不起眼的蒸点铺子,铺面不大,门口垒着几层竹蒸笼,白蒙蒙的热气混着米香一个劲儿往外冒,勾得路人不由放慢脚步。
一驾马车停下。
车厢帘幕低垂。
铺子里一个约十六七岁的小厮看见马车,立刻掀开笼盖,夹起两块米糕,用荷叶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