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
赵海川还在镇政府的办公室里,审阅着萧蔷连夜整理出来的环保文件。
不得不说,萧蔷做事很细,供应商那边所有能要到的文件,一份不落,还按照孙建设提出的问题,分门别类地做好了标注。
有了这些,应付检查绰绰有余。
但赵海川的心里,总有一丝不安。
就在这时,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是陈群。
“赵书记,排查水源地的人有发现。”
“说。”
“我们的人悄悄问了豆腐坊的老板,他说前两天半夜,确实看到有鬼鬼祟祟的影子,开着一辆没牌照的皮卡车往柳树沟上游倒过东西。”
“天太黑,没看清人脸。”
陈群顿了一下,声音更低了。
“我们的人顺着痕迹找过去,在岸边的草丛里发现了一些泼洒出来的残留液体,已经干了。”
“我们取了水样,也刮了岸边的土现在正连夜送去县检测中心。”
电话挂断。
赵海川没动,静静坐在黑暗里,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画着圈。
皮卡车,没牌照,半夜倾倒。
手法很粗糙,但目的很明确。
不是真的要污染水源,而是要制造一个“污染”的既定事实,一顶帽子扣下来。
然后利用环保局的检查,把竹编产业彻底打死。
黄波涛?马金宝?
这背后,肯定不止他们两个人。
黄波涛还没这个胆子,马金宝更只是个跑腿的。
赵海川的脑海里浮现出县里那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这张网,现在因为他这条闯进来的鲶鱼,开始收紧了。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逼退我?
赵海川拿起手机,拨通了萧蔷的电话。
“萧主任环保材料先放一放,你替我关注一件事。”
“省农业厅最近应该会下发一个关于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扶持计划的通知,盯着点县里的动向,文件一到立刻告诉我。”
这才是他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