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小时候颇为可怜。
若不是遇见了惠善大师,只怕就要被当成妖怪烧死了。
大抵生而有异者,不是被神化为佛,便是被妖化为魔。所以即便出身玉家,是那家境颇丰的地主之子,在那双淡灰色的眼睛睁开时,依旧惹得众人惊恐尖叫,斥之为不祥的妖物。
幸而惠善大师及时赶到,免于此子被送上火刑柱。
后来道真就成了惠善大师的徒弟,跟随惠善一起游历四方,广结善缘。
慢慢地,这妖物之名方才散去,只不过当道真顶着满头白发出现在人们面前,依旧有愚昧无知者嫌恶唾骂,避之远矣。
直到将军府之行。
一朝救活宋家二公子,声名远扬,天翻地覆。
这些都是惠善大师告诉宋琢玉的,约莫是瞧他屡次以小欺大,把道真小和尚骗得团团转,甚至都无心学习,这才特此警告。
毕竟道真很辛苦。
本就被世俗眼光所裹挟,再要想和别人站在同样的位置,就要更加努力,更加用心,花费更多的时间习读佛法经书,这样才能在被质疑的时候从容以对。
宋琢玉曾问过道真,为什么他跟别的小和尚不一样,没有剃除须发?
如果把头发剃了,再将眉毛睫毛染黑,这样道真就和寻常人一样了,哪里还用遭受什么流言蜚语?他说罢兴高采烈地就要去捣鼓染色的草药。
却被道真拦住了。
对方看起来是极欢喜的,轻弯着眼角,但出口却是拒绝,“师父说,我命中还有一劫,待尘缘了尽,才能为我剃度。”
宋琢玉看着他,内心嘀嘀咕咕。
命中有劫,该不会是生死劫吧?毕竟这小和尚看着有些像白化病,也不知能活多久?
如此一来,宋琢玉倒有些惋惜,他看着道真恬淡浅笑的眉眼,叹息一口,抬手重重拍着对方的肩膀,“不说了,走,哥哥带你出去潇洒玩一场!”
说罢他抓着人就开始跑起来。
“欸!琢玉。”身后传来道真带着些微羞涩的声音,“可是我——”
宋琢回头大声喊道,“放心,不会让你师父发现的!咱们从秘密基地走,再翻墙过去,我接着你。。。。。。。”
“不,我是想说——”道真的声音断断续续地飘在风中,“琢玉,我比你大,你应该叫我哥哥才是。”
笑话,他都活了多久了,怎么可能叫个毛头小孩哥哥?
于是宋琢玉嘿嘿两声,假装没听见,继续抓着人飞奔,“哦,走咯!我们的口号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珍惜生命,活得尽兴!哇哈哈哈哈。。。。。。。”
两人跑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猴子似的蹿上墙头。
往外面奔去。
年少好友,相伴长大。
中间偶有分离,又时常小聚,倒也还算快活美好。
。
上到空相寺的时候,能闻到深山草木的气息,有种幽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