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姓赵的,不愧是原书男主,每章都要出现一次,哪怕是他的家人。
孟相宜:“知道。”赵启辰他爹。
“柔妃娘娘是他送入宫的,坐到现在的位置也是靠得柔妃娘娘。赵家已经分家,柔妃虽是赵文义的亲生女儿,但自进宫后就和赵文义不常来往,反倒和赵文忠更像父母。”
孟相宜不禁问:“难不成真是亲生的。”
孟毓华摇摇头:“赵文义曾经娶过妻,嫁进来后一直怀不上,什么法子都试过了,相国寺的求子观音殿的门槛都要被他们家踏破了,还是怀不上。后面赵家人就把她休了。”
孟毓华抬起手,附在她耳边:“我听说,前几年,这位赵夫人回老家再嫁,那一年便生了对龙凤胎。赵家觉得没面子,封锁了消息。但只要有一人知道,就会有更多人知道。”
孟相宜“嘶”了一声:“那不明摆着就是……”弱精症或者男方不行吗……
孟毓华捂住她的嘴:“赵家内部关系错综复杂,还是少和他们接触。柔妃娘娘和赵尚书都是惹不起的,咱们能避就避吧。”
孟相宜点头,把后半句话吞进肚中。
见她俩窃窃私语,赵文忠觉得她们故意忽略自己,霎时怒火中烧。他将酒杯重重砸在桌上,讲悄悄话的两人吓得一激灵。
赵文忠指着两人,拔高音量:“观君之行,可知其家无教也!”
孟相宜一时没明白过来他说的意思,孟毓华已经变了脸色。
忽然,响起一道清脆的女声:“赵尚书,还没开席,您怎么就吃醉了?若是醉了,那便尽快下去歇着吧。”
孟相宜循声望去,在她们斜前方,第二行第一列,坐着位仪态华贵的女子。她头上戴满了珍珠、金钗,身上穿的锦绣华服哪怕是汴京城最好的成衣店也做不出。
孟相宜想,这一定是位地位高贵的女子。
赵文忠的反应也证实了她的想法。赵文忠没有反驳女子的言论,或者说不敢顶嘴,只是黑着脸冷哼了好几声,嘟囔着“老夫酒量还不至于这么差。”
看他这吃瘪的样,孟相宜抬起衣袖遮住脸,放肆地笑了起来。
孟毓华也憋着笑,轻轻地掐了下她的大腿,让她别胡闹。
孟相宜收起笑容,问女使那位女子是谁?
女使答道:“是嘉婉公主。”
原来是公主,怪不得这么酷。
孟相宜举起酒杯,对着周嘉婉敬酒。
周嘉婉很给面子,回敬了她。
孟相宜问:“大姐姐,她是官家的姐妹还是女儿?”
“她虽是公主,却并无皇室血脉。”
又是一个大瓜。孟相宜竖起了耳朵。
“皇太后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便是官家。而皇太后的幼女,在五岁时不幸病逝。皇太后泪干肠断,同年,皇太后为给这位公主祈福,去了南山寺。也就是在南山寺,捡到了还是流浪儿的嘉婉公主。嘉婉公主与小公主年龄一致,长相有五分像。皇太后觉得是上天垂悯,便带回了宫。皇太后对她疼爱至极,在她及笄时,让先皇授予公主头衔。”
“那她现在多大了?”孟相宜看她也就十几岁的样子。
“二十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