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是少主!少主果然没事!”
只见船舷边上冒出几个人影,其中一个朝温蘅大力挥手呼喊的正是竹芝等人。
温蘅惊喜道:“是竹芝她们,还有老哑。”
穆斐掀掀眼皮,淡淡道:“还有我家那个吃白饭的。”
果然松杉旁边站着的正是姜尹。
温蘅二人甫登上甲板,不及细问,竹芝已扑上来,径自将来龙去脉说与她听。
“姜先生真聪明,他掐指一算就算到已经有人去救您了,还带我们来这里跟您会合——噫,怎么是敖三爷这块狗皮糖?”
温蘅向姜尹投去感谢的目光,后者微微颔首,“在下不才,正好有几位学生在敖家水师中供职。”
这一句话,超出四个字许多。
竹芝小声解释道:“来的路上被松杉揍了。”
果然细看能在眼角看到一圈淤青,难怪今日鹤羽扇摇得有些高,羽毛尖都快戳额头上了。
“咳,那啥,”姜尹侧过脸去,“既然大家都平安无事,不如议一下下一步作何打算吧。”
众人移步到舱内,温蘅开口道:“徐谓知道我们已经知晓了他的罪行,还掌握了证据,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穆斐:“按他的性子,杀我们一次不成,必得多杀几次。”
姜尹:“所以得赶在他联合耿礼文调兵之前,送你们回京。”
目标已定,那该走哪条路呢?
众人将目光投向墙上的地图。
走陆路,逢驿站换马,不到三日可达,但易遭追兵;走水路,上岸后仍需再走一段陆路,需五日左右,而且虽说水上是敖家地盘,若徐家向市舶司施压,他们恐怕连上岸的机会都没有。
温蘅想了想,转头问敖烈:“你觉得走哪条路合适?”
敖烈不假思索,“当然是走水路,坐我的船,有本大爷护着,我看哪个能动你们!”
“好,”温蘅点头,“走陆路。”
敖家靠着敖烈的反向选择,避开了好几个投资黑洞,屡试不爽。
敖烈:“???”
温蘅:“不过上路前还得去接几个人,他们是重要人证。”
“不用。”姜尹摇着扇子,朝舱房隔间内喊道:“你们出来吧。”
房门打开,李铁柱从里头大步而出,后头跟着李伢子和李奶奶。
铁柱拱手施礼,“见过两位殿下,姜先生。”
李伢子跟着有样学样,只是动作颇为生涩。